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

  • 饮歌记
  • 2025-05-17 22:45:15
前不久去看了苏醒广州演唱会,没想到他在演唱会上的talking还真有点意思,假期在家没事打开了他在演唱会上唱的这张专辑《Nothing More》,一路听下来对他观感不错的~
 
《Nothing More》的发行时间是2024年12月——距离@苏醒AllenSu 2007年以“快乐男声”亚军身份出道已过去17年,距离他上一张广受好评的嘻哈专辑《三十未满》也有十年之隔。他的从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出道至今,历经高低起跌,从“选秀偶像”到再就业男团翻红的“内娱活人”,40岁的苏醒选择用11首原创作品完成了一场从“表达者”到“自我对话者”的蜕变,在喧嚣的娱乐圈与浮躁的舆论场中,以音乐为镜,照见人生百态,可以说这张专辑是他现阶段最真实、最直白的情感袒露与人生感悟,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中年男艺人光鲜的表皮,露出内里鲜活的血肉。
 
苏醒的职业生涯始终与“矛盾”相伴。他曾是选秀黄金时代的受益者,却因坚持创作与真实表达屡遭争议;他擅长用嘻哈的锋利针砭时弊,却又在《分裂》《老东西》中以自嘲消解沉重。这种矛盾性在《Nothing More》中被推向极致,正如他在《老东西》中的自白:“也曾经历过战役,能站着挣钱就是战绩”。自称 “老东西”,看似自嘲,实则是对社会浮躁、对那些妄下判断之人的有力回击。
 
2024年3月5日生日当天,苏醒切断互联网,在独处中完成专辑首支单曲的构思。此后半年,他在密集的飞行与工作间隙,将城市霓虹下的众生相、网络暴力中的荒诞剧、职场关系里的黑色幽默悉数捕捉,最终凝结成一场“高强度生活下的心灵进化”。这种创作方式,恰似他音乐人格的隐喻——始终在商业规则与自我表达的夹缝中寻找平衡,却又拒绝被任何标签驯服。如果说早期的苏醒更倾向于用《分裂》《怕爱》等作品剖解个体情绪,那么《Nothing More》则展现出他作为社会观察者的野心。
 
《吐黑头》以近乎暴烈的嘻哈节奏炮轰网络暴力,歌词如手术刀般解剖饭圈乱象,堪称整张专辑中最具攻击性的一首,他不惧“不红 倒是爱蹭”争议,为那些受网络伤害的人发声,勇敢地亮出自己的态度,不得不说,听完很爽。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市》,这首献给平凡劳动者的抒情之作,用钢琴与弦乐编织出都市丛林中的温暖光晕。“汗水和筋骨搭建楼宇的拼图/他清楚火热却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歌词中流淌着对城市边缘群体的深切共情。这种从“批判”到“悲悯”的视角转换,折射出苏醒创作维度的拓宽:他不再满足于充当愤怒的呐喊者,而是试图以更立体的叙事构建时代的精神图谱。
 
专辑同名曲《Nothing More》无疑是这场心灵之旅的终点站。当钢琴声如月光般倾泻,苏醒温柔又有力地唱出“回归简单,回归真实,回归初心”的人生态度。这种“简单”绝非逃避,而是历经千帆后的自我确认。在《不重要》中,他以冷峻的说唱节奏解构舆论漩涡,与自己和解。这种洒脱,与他十年前《三十未满》中“证明自己”的焦灼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中年创作者独有的智慧与从容。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和解并非妥协。在《世界那么大》的轻快旋律里,苏醒重提年少时的环游梦想,却将视角从“征服世界”转向“与世界对话”:“可怕的不是辜负,是不敢迈出脚步”。这种转变暗合存在主义哲学中“向死而生”的命题——当人生注定充满遗憾,唯有拥抱过程本身才能获得救赎。
 
从《秋天》的青涩R&B少年,到《Nothing More》中通透的嘻哈诗人,苏醒用17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中国式音乐人的突围实验。这张专辑或许不会成为流量爆款,但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华语乐坛少见的创作勇气——当大多数人忙于制造“完美商品”时,仍有人愿意用音乐书写生命的复杂本相。正如专辑简介中所言:“有人喝彩也好,无人观赏也罢,都不能阻止恣意洒脱”。这种姿态本身,已是对这个娱乐至死时代最犀利的回应。

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
苏醒实体专辑nothingmore
苏醒
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苏醒现阶段最真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