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补贴#谁都能知道这些钱是玛莎...
- 五五五五五5个五
- 2024-11-04 07:34:11
生育补贴谁都能知道这些钱是玛莎拉蒂的5元代金券,聊胜于无。不说别人,只说自己的情况,怎么才能愿意生?
1.怀孕初期有安全有效的药能让我不再妊娠剧吐。
怀三角女士时,妊娠剧吐的巅峰,一大清早什么都还没吃,我吐出的不是血,是头天夜里在胃里凝结的血豆腐。
因为妊娠剧吐,前5个月只能脱产。
这个对体制内或单位规范的女性来说影响不太大,但我自由职业,没有单位兜底,而且收入是还可以的那一档。
那阵子我在写的项目因为妊娠剧吐中断,在截稿日期内完不成,最后我把已经写好的部分免费送给了甲方。
不但那几个月脱产,甚至让我怀孕前半年的工作和收入都打了水漂。
林林总总算起来是十几万,真金白银,“我真有两头牛”的问题。
现在赚的更多点,如果安心吐上四个月,到手的钱少了六位数,还要花积蓄。
生第一个孩子时尚且可以安慰自己,从无到有,赶上了,牺牲一些是必要的。
但如果二胎呢?我家一个2岁的娃要养,一大家子都要吃饭,哪个中年人那么潇洒,说脱产就脱产。
孕吐严重影响生活乃至妊娠剧吐的情况,大概占怀孕人群的30%多。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但是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所有人都只告诉孕妇熬一熬,忍一忍就过去了。
有一些到国外生活的女性在网上分享过,孕吐严重,在一些国家是有药可以吃的。
说明不是没办法。
OK,就因为这块是空白,第一步这脚就迈不出去。
2.能把婴幼儿真正照顾好的社区小托班。
现在工作强度那么大,没人能做到又工作又自己全程带婴幼儿。
如果有正规,可查,真正照顾好婴幼儿的社区托班,哪怕一天只有几个小时,也能让父母喘口气。
不然就算父母中任一一个人脱产在家带孩子,1个或许还能玩得转,1拖2都不可能。
无法指望双方老人,有的是双方老人都无法帮忙的情况,还是需要社会支持。
3.城市建设中的婴童友好设施、方便婴幼儿出门的无障碍设施
具体就是,车站、地铁站有电梯,有无障碍通道连接电梯;
社区有让孩子安全玩耍的花园等场所;
餐厅有宝宝餐,便利店卖婴幼儿方便食品;
无论商场还是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内有尿布台,无论男厕还是女厕都要有,因为爸爸也要带孩子。
卫生间内有干净热水,婴儿椅,第三方家庭厕所。
3.不厌童、生育友好的社会风气
这个我经常在微博说,如果一个社会,主流言论评论一个大月份的孕妇快要尿裤子了,借了咖啡馆的私人卫生间,都要来一句“孩子又不是我的,她摔了谁赔钱?”那这个社会就不值得有新生儿出生,也不配有新的纳税人,所有人都老了,谁也管不了谁,互相在养老院喂粑粑吃吧。
类似的论调还有“那么大月份了不在家呆着为什么出门”
“2岁以下孩子太小,3岁孩子该懂事了,7、8岁的孩子讨狗嫌/干嘛带到公共场合扰民”
怀孕、生育孩子的人不是犯罪。
整个家庭和所有人一样有出门的权利。
还是我说过的那个标准,“你们之中谁没有罪的,就可以拿石头砸她”。谁小时候不吵不闹,不给人添麻烦就长大?当过孩子,成年了就要容忍其他小孩。
国家想治理就能。
第一个,高铁先把哭泣的孩子和家长赶到车厢连接处的广播停了。准备好婴幼用品应急包,主动帮助独自带孩子的旅客。
只要政策落实,移风易俗是很快的。
图 2 最后一点甚至蕴含了一个商机,如果可以免房租,开一个家庭式的社区托幼,就可以狠狠打击育儿保姆市场乱象。很多人也可以获得就业机会。
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养育而成的。
1.怀孕初期有安全有效的药能让我不再妊娠剧吐。
怀三角女士时,妊娠剧吐的巅峰,一大清早什么都还没吃,我吐出的不是血,是头天夜里在胃里凝结的血豆腐。
因为妊娠剧吐,前5个月只能脱产。
这个对体制内或单位规范的女性来说影响不太大,但我自由职业,没有单位兜底,而且收入是还可以的那一档。
那阵子我在写的项目因为妊娠剧吐中断,在截稿日期内完不成,最后我把已经写好的部分免费送给了甲方。
不但那几个月脱产,甚至让我怀孕前半年的工作和收入都打了水漂。
林林总总算起来是十几万,真金白银,“我真有两头牛”的问题。
现在赚的更多点,如果安心吐上四个月,到手的钱少了六位数,还要花积蓄。
生第一个孩子时尚且可以安慰自己,从无到有,赶上了,牺牲一些是必要的。
但如果二胎呢?我家一个2岁的娃要养,一大家子都要吃饭,哪个中年人那么潇洒,说脱产就脱产。
孕吐严重影响生活乃至妊娠剧吐的情况,大概占怀孕人群的30%多。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但是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所有人都只告诉孕妇熬一熬,忍一忍就过去了。
有一些到国外生活的女性在网上分享过,孕吐严重,在一些国家是有药可以吃的。
说明不是没办法。
OK,就因为这块是空白,第一步这脚就迈不出去。
2.能把婴幼儿真正照顾好的社区小托班。
现在工作强度那么大,没人能做到又工作又自己全程带婴幼儿。
如果有正规,可查,真正照顾好婴幼儿的社区托班,哪怕一天只有几个小时,也能让父母喘口气。
不然就算父母中任一一个人脱产在家带孩子,1个或许还能玩得转,1拖2都不可能。
无法指望双方老人,有的是双方老人都无法帮忙的情况,还是需要社会支持。
3.城市建设中的婴童友好设施、方便婴幼儿出门的无障碍设施
具体就是,车站、地铁站有电梯,有无障碍通道连接电梯;
社区有让孩子安全玩耍的花园等场所;
餐厅有宝宝餐,便利店卖婴幼儿方便食品;
无论商场还是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内有尿布台,无论男厕还是女厕都要有,因为爸爸也要带孩子。
卫生间内有干净热水,婴儿椅,第三方家庭厕所。
3.不厌童、生育友好的社会风气
这个我经常在微博说,如果一个社会,主流言论评论一个大月份的孕妇快要尿裤子了,借了咖啡馆的私人卫生间,都要来一句“孩子又不是我的,她摔了谁赔钱?”那这个社会就不值得有新生儿出生,也不配有新的纳税人,所有人都老了,谁也管不了谁,互相在养老院喂粑粑吃吧。
类似的论调还有“那么大月份了不在家呆着为什么出门”
“2岁以下孩子太小,3岁孩子该懂事了,7、8岁的孩子讨狗嫌/干嘛带到公共场合扰民”
怀孕、生育孩子的人不是犯罪。
整个家庭和所有人一样有出门的权利。
还是我说过的那个标准,“你们之中谁没有罪的,就可以拿石头砸她”。谁小时候不吵不闹,不给人添麻烦就长大?当过孩子,成年了就要容忍其他小孩。
国家想治理就能。
第一个,高铁先把哭泣的孩子和家长赶到车厢连接处的广播停了。准备好婴幼用品应急包,主动帮助独自带孩子的旅客。
只要政策落实,移风易俗是很快的。
图 2 最后一点甚至蕴含了一个商机,如果可以免房租,开一个家庭式的社区托幼,就可以狠狠打击育儿保姆市场乱象。很多人也可以获得就业机会。
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养育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