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接收到怎样的人生指令
- 粲然
- 2024-12-01 17:37:05
想象一下,你接收到怎样的人生指令
临睡前我的孩子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
“下半学期物理和地理还是得抓紧,不能再考低于98分了。”他挥舞了一下拳头,自言自语。
我忍不住笑,被他看到了,便怪我:“粲然,你都不给我的分数定目标。”
“你不是自己定目标了嘛。”我说,拍拍他圆乎乎的、刚长出一颗痘痘的小脸。“说起来,最近我有个神奇大发现,我发现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发送‘人生指令’。”我又说。
“什么意思?”他瞪大黑漆漆的眼睛,问我。
“想象一下,也许我们人类是另一种形态的、高级的‘机械人’。我们每个人也在时刻接收着某种特定的指定,按’人生指令‘选择和运行。比如你刚才就正在接收指令嘛。”
“接收人生指令嘛,”我鹅子沉吟着说,“那这些指令是谁发送的呢?是某个siri吗?是某个造物主吗?是天上的程序员吗?”他一叠声地问。
“其实不一定要想得那么复杂。”我说,“你想想,孩子的人生指令是谁发出的呢?”
他认真想了想—-我们娘俩在这些事情上可来劲了:“是大人对孩子发出指令。比如爸爸妈妈、比如老师,通常都是这些人。”他说。
“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孩子听从大人的指令,大人听从上司的指令。”现在我和他并肩躺着,一起看着天花板,促膝而谈:“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转过头,自深夜中凝视着他的眼睛,“每个人都只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人生指令。”
“自己发出的?”我的孩子困惑地皱着脸。孩子的困惑都是香香的、小小的。
于是我慢慢解释给他听:“比如说,有大人说‘你最调皮了,我遇到的孩子你最难管’,小时候的我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天都塌了,羞愧难当,觉得自己很坏,必须听话。要有人对你说这样的话,你会怎样?嗯?”
“我嘛,”孩子笑起来,说:“我会觉得自己惹他不开心了,挺抱歉的。不过,他也一定是没什么幽默感的大人吖!”
“所以你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内心里对自己的潜在对话也不一样。内疚之下,我会不停跟自己说‘那我得努力,做个安静听话的孩子·’而你可能对自己说‘去找有幽默感的大人玩吧’。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理解完全不同。所以,对你下指令的从来不是别人。是你大脑里——对你说话的那个分身。对你发送指令的,从来就只有你自己。”
在他的沉思里,我说得特别慢。“压力山大的时候,有人对自己说‘我苦撑着’,有人对自己说‘压力测试游戏又开始了’。表面上看,这两个人眼下都在做一样的事,你觉得A开心一些,还是B开心一些?”
“总结考试经验,有人说‘我每次都是差点儿,不然我就‘,另一个人说’我总是反复练习。。直到。。‘你觉得谁更有可能成为学霸?”
我鹅且在思考,我便又讲:“所以吖,你对自己的潜话语就是对自己发出的指令。人在选择和运营自己的命运。但这因此。我们要非常小心,我们的潜话语都有很强的个人成见,我们对自己发送足够多的指令,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命运。”
我两各自默然。而后我问:“小米尼,你经常对自己说的,是什么呢?是‘要抓紧,不要考低分’——这样吗?”我怀着妈妈的温柔、与好奇,甚至有一分心疼。心疼孩子们终究要在自己人生的历程里策马扬鞭。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我等着他开口。
但他并没有正面回答。“粲然经常对自己发出什么指令呢?”他问。
“我吖,我是个特殊构造的机器人。”我抚过他的头发,说“我经常跟自己说‘太好玩了!玩吧!’坐轮椅拄拐的时候、学直播的时候、学着看财务报表的时候。。。我真是特别、特别爱玩的人哇。”我说。
“虽然你学习不比我,”我鹅昂然说,“但你的人生指令比我高级。”他又客观说。
我笑着伸手过去,搂着他的肩:“人生指令真的挺重要的。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真正认知每个人心里蕴藏着一段‘指令’。人习惯依靠着特定指令运行自我。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跳出思维和命运的窠臼,
成为清晰,自由,又自然的人。”
教育聊一聊
临睡前我的孩子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
“下半学期物理和地理还是得抓紧,不能再考低于98分了。”他挥舞了一下拳头,自言自语。
我忍不住笑,被他看到了,便怪我:“粲然,你都不给我的分数定目标。”
“你不是自己定目标了嘛。”我说,拍拍他圆乎乎的、刚长出一颗痘痘的小脸。“说起来,最近我有个神奇大发现,我发现每个人都会给自己发送‘人生指令’。”我又说。
“什么意思?”他瞪大黑漆漆的眼睛,问我。
“想象一下,也许我们人类是另一种形态的、高级的‘机械人’。我们每个人也在时刻接收着某种特定的指定,按’人生指令‘选择和运行。比如你刚才就正在接收指令嘛。”
“接收人生指令嘛,”我鹅子沉吟着说,“那这些指令是谁发送的呢?是某个siri吗?是某个造物主吗?是天上的程序员吗?”他一叠声地问。
“其实不一定要想得那么复杂。”我说,“你想想,孩子的人生指令是谁发出的呢?”
他认真想了想—-我们娘俩在这些事情上可来劲了:“是大人对孩子发出指令。比如爸爸妈妈、比如老师,通常都是这些人。”他说。
“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孩子听从大人的指令,大人听从上司的指令。”现在我和他并肩躺着,一起看着天花板,促膝而谈:“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转过头,自深夜中凝视着他的眼睛,“每个人都只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人生指令。”
“自己发出的?”我的孩子困惑地皱着脸。孩子的困惑都是香香的、小小的。
于是我慢慢解释给他听:“比如说,有大人说‘你最调皮了,我遇到的孩子你最难管’,小时候的我听到这样的话会觉得天都塌了,羞愧难当,觉得自己很坏,必须听话。要有人对你说这样的话,你会怎样?嗯?”
“我嘛,”孩子笑起来,说:“我会觉得自己惹他不开心了,挺抱歉的。不过,他也一定是没什么幽默感的大人吖!”
“所以你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内心里对自己的潜在对话也不一样。内疚之下,我会不停跟自己说‘那我得努力,做个安静听话的孩子·’而你可能对自己说‘去找有幽默感的大人玩吧’。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理解完全不同。所以,对你下指令的从来不是别人。是你大脑里——对你说话的那个分身。对你发送指令的,从来就只有你自己。”
在他的沉思里,我说得特别慢。“压力山大的时候,有人对自己说‘我苦撑着’,有人对自己说‘压力测试游戏又开始了’。表面上看,这两个人眼下都在做一样的事,你觉得A开心一些,还是B开心一些?”
“总结考试经验,有人说‘我每次都是差点儿,不然我就‘,另一个人说’我总是反复练习。。直到。。‘你觉得谁更有可能成为学霸?”
我鹅且在思考,我便又讲:“所以吖,你对自己的潜话语就是对自己发出的指令。人在选择和运营自己的命运。但这因此。我们要非常小心,我们的潜话语都有很强的个人成见,我们对自己发送足够多的指令,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命运。”
我两各自默然。而后我问:“小米尼,你经常对自己说的,是什么呢?是‘要抓紧,不要考低分’——这样吗?”我怀着妈妈的温柔、与好奇,甚至有一分心疼。心疼孩子们终究要在自己人生的历程里策马扬鞭。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我等着他开口。
但他并没有正面回答。“粲然经常对自己发出什么指令呢?”他问。
“我吖,我是个特殊构造的机器人。”我抚过他的头发,说“我经常跟自己说‘太好玩了!玩吧!’坐轮椅拄拐的时候、学直播的时候、学着看财务报表的时候。。。我真是特别、特别爱玩的人哇。”我说。
“虽然你学习不比我,”我鹅昂然说,“但你的人生指令比我高级。”他又客观说。
我笑着伸手过去,搂着他的肩:“人生指令真的挺重要的。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真正认知每个人心里蕴藏着一段‘指令’。人习惯依靠着特定指令运行自我。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跳出思维和命运的窠臼,
成为清晰,自由,又自然的人。”
教育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