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常是本能地给孩子扫兴...
- 罗玲的空间
- 2025-03-04 03:05:50
家长常是本能地给孩子扫兴,因为,每当看到孩子开心,我们头脑里的“教养神经”就紧绷起来:他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他会骄傲?我如果也高兴就是在溺爱,在纵容鼓励他,以后他就会继续……然后堕落下去最终失败?我如果不提醒这事的反面后果我就没尽责,然后他会失败我就是失败的家长……
总之,这些下意识的思维就蒙蔽了双眼,让人全然看不到一个在享受简简单单快乐时刻的孩子,然后你会说出一句纵使经过万般克制仍然无比扫兴的话。
简而言之,此刻你完全看不到眼前真实的孩子,就没法与他共享这一刻,无论是语言还是表情眼神,都与他相隔千里。
除了教养的焦虑,还有可能来源于农耕文化的生存焦虑。我们很多人在底层逻辑里,认为,只有吃苦遭罪才能通向存活与成功。快乐和享受是注定会导致堕落失败的。
我们太缺少做自己所爱之事,陶醉其中,全力以赴追寻梦想的体验。不太能领会学习、劳动、工作也可以是享受,人是可以听从内心指引,早上起来热切地去做想做之事,按照自己真实意愿去度过时间,无怨无悔。
我们相信,你先要对抗本心,克制,自律,忍受辛劳,然后才配让自己适度高兴一下。如果没有吃苦作为预付和抵押,那么快乐就会导致欠账破产。
上边两重焦虑,再加上现在升学压力,导致稍微有点上进心的家长就很难看到、共情孩子,家长自己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心是怎样的,无法跳出来看清自己的状态,在慌慌的、无觉知的状态里做本能的回应。
所以,有自我觉察,这是第一步。
然后撇开种种蒙蔽内心的焦虑,以真实的自己,看到真实的孩子,然后才能跟孩子连接上。
这种连接,才是教养的真谛,是孩子成长力量的源泉

总之,这些下意识的思维就蒙蔽了双眼,让人全然看不到一个在享受简简单单快乐时刻的孩子,然后你会说出一句纵使经过万般克制仍然无比扫兴的话。
简而言之,此刻你完全看不到眼前真实的孩子,就没法与他共享这一刻,无论是语言还是表情眼神,都与他相隔千里。
除了教养的焦虑,还有可能来源于农耕文化的生存焦虑。我们很多人在底层逻辑里,认为,只有吃苦遭罪才能通向存活与成功。快乐和享受是注定会导致堕落失败的。
我们太缺少做自己所爱之事,陶醉其中,全力以赴追寻梦想的体验。不太能领会学习、劳动、工作也可以是享受,人是可以听从内心指引,早上起来热切地去做想做之事,按照自己真实意愿去度过时间,无怨无悔。
我们相信,你先要对抗本心,克制,自律,忍受辛劳,然后才配让自己适度高兴一下。如果没有吃苦作为预付和抵押,那么快乐就会导致欠账破产。
上边两重焦虑,再加上现在升学压力,导致稍微有点上进心的家长就很难看到、共情孩子,家长自己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心是怎样的,无法跳出来看清自己的状态,在慌慌的、无觉知的状态里做本能的回应。
所以,有自我觉察,这是第一步。
然后撇开种种蒙蔽内心的焦虑,以真实的自己,看到真实的孩子,然后才能跟孩子连接上。
这种连接,才是教养的真谛,是孩子成长力量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