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容易导致痴呆...
-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 2025-05-06 11:56:15
大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容易导致痴呆
生活中所见,不少家长会督促孩子多吃肉,认为吃肉能补脑子。那么,吃肉与智力有没有相关性呢?
一项由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于Neurology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事实,即多吃红肉会损伤大脑。
这项研究利用“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两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的数据,量化了红肉具体摄入量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关系。
结果令人警醒:每天摄入≥21g加工红肉的人,患痴呆的风险比摄入<8.5g者高出13%,主观认知衰退的风险也增加了14%。而且每多吃一份(约85g)加工红肉,整体认知能力和语言记忆能力的下降进程分别提前了1.61年和1.69年。
而即便是未经加工的红肉,也并非无害。每天摄入≥85g未加工红肉的人群,其主观认知能力衰退的风险比摄入<43g者高出16%。
显然,要想预防痴呆,那就一定要少吃肉。把这个理念再引申一下,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看来督促孩子多多吃肉是错误的。
那么,红肉和加工肉到底是怎么伤害大脑的?
现代研究发现,其原因并不复杂。红肉富含饱和脂肪,会提升胆固醇水平,干扰大脑中关键脂蛋白 APOE 的功能,从而影响神经元和髓鞘的健康。而高饱和脂肪的饮食模式,还可能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生成,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维持,进而损伤认知能力。
此外,摄入过多红肉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这不仅影响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还可能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
加工肉则在此基础上“火上浇油”。其中的亚硝酸盐、钠和苯并芘等成分,会诱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产生神经毒性,加速认知退化的过程。
从中医来分析,红肉摄入过量对认知健康的影响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其一,痰湿壅滞,蒙蔽清窍
中医认为红肉属肥甘厚味之品,《素问》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过食此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
痰浊过盛,会上蒙清窍,积聚于脑络,阻碍气血运行,可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认知障碍表现。
其二,热毒蕴结,损伤脑络
加工红肉中的亚硝酸盐、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在中医属于"热毒"范畴。长期摄入可致热毒内蕴,灼伤阴液,使脑髓失养。
其三,肝肾阴虚,髓海不足
红肉性偏温燥,过量食用易耗伤肝肾之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肝肾阴虚则髓海空虚,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等症。《内经》明言,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脑转耳鸣。
那么,若不吃肉类,我们应该吃什么呢?
《内经》明言:“五谷为养”,其意思是说,可以吃五谷杂粮,这是最养人的。从中医来分析,五谷得天地五行之正气,人吃五谷,即能益养五脏六腑。
现代研究发现,用坚果/豆类替代肉类可降低20%的痴呆风险。这为我们父母想提升孩子的智力提供了一个方向。即平时不妨让孩子多吃点坚果及豆类。
针对已出现认知衰退者,可在辨证用方的基础上,配伍茯苓、石菖蒲等化痰开窍药,辅以丹参、川芎等活血通络之品,从而改善脑部的气血运行,达到醒脑开窍的治疗效果。
从临床来观察,痰湿体质者最当少吃或不吃肉类,因为肉类极宜化痰化湿,会增加痰湿。平时建议可用薏苡仁、陈皮等健脾化湿。
生活中所见,不少家长会督促孩子多吃肉,认为吃肉能补脑子。那么,吃肉与智力有没有相关性呢?
一项由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于Neurology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事实,即多吃红肉会损伤大脑。
这项研究利用“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两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的数据,量化了红肉具体摄入量与认知健康之间的关系。
结果令人警醒:每天摄入≥21g加工红肉的人,患痴呆的风险比摄入<8.5g者高出13%,主观认知衰退的风险也增加了14%。而且每多吃一份(约85g)加工红肉,整体认知能力和语言记忆能力的下降进程分别提前了1.61年和1.69年。
而即便是未经加工的红肉,也并非无害。每天摄入≥85g未加工红肉的人群,其主观认知能力衰退的风险比摄入<43g者高出16%。
显然,要想预防痴呆,那就一定要少吃肉。把这个理念再引申一下,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看来督促孩子多多吃肉是错误的。
那么,红肉和加工肉到底是怎么伤害大脑的?
现代研究发现,其原因并不复杂。红肉富含饱和脂肪,会提升胆固醇水平,干扰大脑中关键脂蛋白 APOE 的功能,从而影响神经元和髓鞘的健康。而高饱和脂肪的饮食模式,还可能抑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生成,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维持,进而损伤认知能力。
此外,摄入过多红肉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这不仅影响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使人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还可能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风险。
加工肉则在此基础上“火上浇油”。其中的亚硝酸盐、钠和苯并芘等成分,会诱发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产生神经毒性,加速认知退化的过程。
从中医来分析,红肉摄入过量对认知健康的影响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其一,痰湿壅滞,蒙蔽清窍
中医认为红肉属肥甘厚味之品,《素问》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过食此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
痰浊过盛,会上蒙清窍,积聚于脑络,阻碍气血运行,可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认知障碍表现。
其二,热毒蕴结,损伤脑络
加工红肉中的亚硝酸盐、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在中医属于"热毒"范畴。长期摄入可致热毒内蕴,灼伤阴液,使脑髓失养。
其三,肝肾阴虚,髓海不足
红肉性偏温燥,过量食用易耗伤肝肾之阴。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肝肾阴虚则髓海空虚,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等症。《内经》明言,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脑转耳鸣。
那么,若不吃肉类,我们应该吃什么呢?
《内经》明言:“五谷为养”,其意思是说,可以吃五谷杂粮,这是最养人的。从中医来分析,五谷得天地五行之正气,人吃五谷,即能益养五脏六腑。
现代研究发现,用坚果/豆类替代肉类可降低20%的痴呆风险。这为我们父母想提升孩子的智力提供了一个方向。即平时不妨让孩子多吃点坚果及豆类。
针对已出现认知衰退者,可在辨证用方的基础上,配伍茯苓、石菖蒲等化痰开窍药,辅以丹参、川芎等活血通络之品,从而改善脑部的气血运行,达到醒脑开窍的治疗效果。
从临床来观察,痰湿体质者最当少吃或不吃肉类,因为肉类极宜化痰化湿,会增加痰湿。平时建议可用薏苡仁、陈皮等健脾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