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
- 罗玲的空间
- 2025-05-11 12:48:46
网上看到,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要求严苛,所以对孩子一直全部满足,没有要求,就希望孩子快乐。但孩子并不快乐,还时常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由此想到两个角度:
1,家长非常容易用孩子来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遗留问题。
比如对某个学科过于强调,因为自己当初学的不好。
严格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来自个人经历的执念,不可避免。只是尽量对此有觉知,别太严重。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别太多迁移。尊重孩子的特点。
2,对快乐的认知太狭隘。
我很多年前写过,快乐,除了表面的欲望满足,还有学会技能取得进步的成就感,还有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感,以及帮助他人、做成好事、对某个崇高目标追求和奉献所带来的意义感。
对孩子,创造条件机会,辅助他克服困难,获得进步,感受成就感等等,这都能让他感到充实快乐。
如果只有满足,没有其他的,而满足的阈值会越来越高,什么都适应了,没感觉了,确实可能变得更不快乐。
不是说不要满足,而是要全面探索发展。
上面这些,跟我们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受息息相关。所以还是要,多发展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认识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也会改变

由此想到两个角度:
1,家长非常容易用孩子来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遗留问题。
比如对某个学科过于强调,因为自己当初学的不好。
严格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来自个人经历的执念,不可避免。只是尽量对此有觉知,别太严重。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别太多迁移。尊重孩子的特点。
2,对快乐的认知太狭隘。
我很多年前写过,快乐,除了表面的欲望满足,还有学会技能取得进步的成就感,还有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感,以及帮助他人、做成好事、对某个崇高目标追求和奉献所带来的意义感。
对孩子,创造条件机会,辅助他克服困难,获得进步,感受成就感等等,这都能让他感到充实快乐。
如果只有满足,没有其他的,而满足的阈值会越来越高,什么都适应了,没感觉了,确实可能变得更不快乐。
不是说不要满足,而是要全面探索发展。
上面这些,跟我们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受息息相关。所以还是要,多发展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认识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也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