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祖师语录# 19药王栈道告别了家眷...
宿世道缘
2021-06-10
0
首页
>
宗教
祖师语录
19药王栈道
告别了家眷和乡亲的孙思邈,来到秦岭的主峰。太白山。太白山以终年积雪而驰名,这里叠峰峦嶂,气象万千,植物中药材十分丰富。他在太白山平时为山区群众行医治病,待到七八月“开山” 时节,他同山民、道士一起,背着背篓,带着弓箭,进深山到顶峰,攀悬崖,爬绝壁,采集许多名贵的药材而归。孙思邈对太白山药物研究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游人在进山的路边,可以看到孙思邈当年开凿的石条石板栈道和石壁上的“药王栈道”字样,可以想像当年孙思邈进山采药的艰难险阻。
20釆集五灵脂
孙思邈在太白山采药期间,从山民口中得知有一种叫五灵脂的名贵药材,是活血的良药。五灵脂原是寒号鸟的带血粪便。寒号鸟栖身在悬崖石缝里,其粪便也散落在悬崖上,天长日久形成许多暗红色的结块,这就是五灵脂。要采这种药,需要用绳索把人吊到悬崖上才能采到。那绳索除易被山石磨断外,最危险的是被崖石缝里出来的名叫 “飙”的大甲虫咬断,绳一断,人就坠崖丧生。对此,孙思邈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他给绳索套上一节节粗竹筒,然后让人们一起登上石崖顶,把绳索一头系在树上,另一头系在人的腰里,把人吊到悬崖半空采五灵脂,这样就安全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绳索被“飙”咬断了。
21
妙解阴阳
孙思邈毕生精研医学和百家学说,到百岁时,已是经验丰富,炉火纯青,形成了一套精辟的医学理论。他认为:大自然有四时五行,寒暑交替,有其变化的规律。人体和自然界同是一理。人体生理有五脏六腑,呼吸吐纳,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医生的职责就是调节和把握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他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不相信鬼、神、天,反对宿命论,相信人只要善于“妙解”和调理,就会防止疾病的发生。他的这些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全新的科学理论。
22
命名“阿是穴"
巴蜀一带有个老猎人患腿疼病,发病时疼痛难忍。他多方求医均无效果。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孙思邈。孙思邈决心要把老猎人的病治好。但治了十余天,针药俱用,亦疗效不佳。
他想:针灸的穴位均未出十四经内,是否此外还有可疗疾的穴位?他在老猎人的腿上按压,当压到腿部的一个痛点上的时候,老猪人突然大声叫道;“啊,是”,孙思邈掐住这个痛点,便在此处试行针灸。不一会儿,老猎人便腿疼减轻多了,慢慢入睡了……。最后直到老猎人病愈,方高兴而归。事后,孙思邈把这类有痛点的穴位,取名为“阿是穴”。从此,“阿是穴” 以针灸学中的重要’俞穴’一直沿用至今。
23
博览群书
孙思邈在京城长安居住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宫廷古籍珍藏,饱览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由于各朝代在长安长期建都,故保存了丰富的经典古籍。孙思邈有幸走进这些书库,在这里大开眼界,他“忘寝与食,讨幽探微”,尽情地吸取文、哲、史、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孙思邈曾说:凡欲为大医,不仅要熟读医学著作,还要涉猎群书,精通《庄》、《老》、《周易》、天文、地理、五经、三史等。孙思邈以自己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实践了上述论述。这一时期的读书生活,对孙思邈以后取得辉煌成就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24
一视同仁
孙思邈救治的各个阶层的病患者何止千万。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形成了一整套高标准的医德规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皆如至亲之想”,就是说,对待病人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他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责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孙思邈声望很高,每到一处,患者就蜂拥而至,不论在农村,还是闹市,都是如此。他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一视同仁,不顾饥渴疲劳,莫不一一救治。那些被他治好的病人,对他总是恋恋不舍,许多人临别时感动得洒下热泪。他这种高尚的医德,得到人民的赞颂。
25
炼制丹药
早在隋大业年间,孙思邈就开始炼丹实验。唐武德年间,他在四川买到优质的雄黄和曾青,在蜀县魏家炼丹成功,合成一釜“太一神精丹”。他炼制的“丹药”,是世界上最早从砒剂中提炼成治疗疟疾的有效方剂。比英国人孚勒氏以砒剂所制的药物要早一千多年。现在的湖南浏阳城东有个孙隠岩,相传是孙思邈当年炼丹的地方。传说他在这里垒灶架炉,用硝石、硫黄、皂荚等性质相反的原料,巧用 “伏火法”合在一起,避其爆炸,炼成丹药。于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孙思邈著作《丹经》写成。在其中的“内伏硫黄法”中详细记载了火药的配方,为后来火药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26
敬德追袍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的消息后,大为不悦,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竟得到如此殊荣。他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袍王冠。孙思邈预知有人要来夺王袍,就把冲天翅扳成顺天翅,把黄袍翻穿成红袍。敬德领兵追到灞桥时,见孙思邈却是身穿红袍,头戴顺天翅,在柳荫之下恭候。敬德感到不好意思,便改口说:“我专程赶来,想讨些灵丹妙药。”孙思邈送给他灵丹十八丸,保他东征胜利。经过同孙思邈接触,感受到他的高尚品德,敬德后悔自己不该妒忌,便击掌发誓,愿在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他用。
27
离家隐居
孙思邈辞去北周朝廷的征召,官府大为不悦,有抗旨之嫌。孙思邈“恐征书之复至” 毅然决定去太白山隐居。乡亲们知道他要离家出行,有人前来劝阻。孙思邈向乡亲们做了耐心的解释。面对妻子依依不舍的伤感神色,他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研方药,远游行医,普救含灵之苦,乃吾之所志也。”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深秋,孙思邈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去太白山隐居。临别时,妻子儿女和乡亲们送他到村外很远的地方,依依不舍,相互再三嘱咐之后,才挥泪离去。
28
一针救二命
孙思邈出诊路过一个村子,看见路上有一滴滴的鲜血,断断续续,一路滴去。他向过路人询问情况,知鲜血是从一群人抬着去埋的一副棺材里流出来的。孙思邈便立即顺着血迹向前追去。一直追到墓地,他大声疾呼:“不要埋人!”并叫他们打开棺材。人们以怀疑的态度照办了。待打开棺材一看,见躺着一个年轻产妇,面色蜡黄。孙思邈摸过脉搏,又从药包里取出几根银针,在产妇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一些药末,给她灌进嘴里。过了一会儿工夫,产妇动了,睁开眼晴,最后还生下了婴儿。产妇的丈夫和周围人们由怀疑变成惊喜,赞叹不绝:真是神仙下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于是,谢恩的人群跪了一地,叩头不止。
南京·东山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欣赏】《法华经 · 药王菩萨本事品》
下一篇
禅门弘法,叫以灯燃灯首先...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