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纪念日#从我腐烂的身体中...
- 译林
- 2024-12-24 05:19:32
文学纪念日
从我腐烂的身体中,会长出鲜花,我将置身其中,这便是永恒。
/ 爱德华•蒙克
1863年12月12日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出生。
蒙克出身于挪威洛滕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在他五岁时因肺结核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病,多个兄弟姐妹在他年轻时相继因各种原因去世。他曾说:“疾病、疯狂和死亡,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伴随了我一生。”
尽管蒙克在早期表现出绘画才能,但他接受的正规教育有限。1879年,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却因为健康问题中断。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师从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先后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新艺术风格的影响。蒙克的绘画风格上以后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善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89年巴黎旅行后,蒙克接触到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和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作品,使他逐渐超越了当时克里斯蒂安尼亚的自然主义美学。在此期间,他采用了印象派的开放笔触。同时,他的丹麦诗人朋友埃马努埃尔•戈德斯坦(Emanuel Goldstein)向他介绍了法国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诗歌,帮助他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哲学,赋予其作品一种泛神论的性观念。
蒙克的代表作包括《病室中的死亡》(Death in the Sick Room,1885-86)、《玛丹娜》(Madonna,1894-95)、《吻》(The Kiss,1897)、《呐喊》(The Scream,1893)、《生命之舞》(The Dance of Life,1899-1900)等。这些作品常常探讨人类情感、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呐喊》尤其引人注目,其惊恐的表情和强烈的色彩使其成为表现主义的象征,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焦虑与孤独。他的风格和主题启发了许多20世纪的艺术家,如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和弗朗茨•马尔克(Franz Marc)。此外,蒙克在心理学上对人类情感的探索,以及对自我意识的表现,也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不谋而合,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我腐烂的身体中,会长出鲜花,我将置身其中,这便是永恒。
/ 爱德华•蒙克
1863年12月12日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出生。
蒙克出身于挪威洛滕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在他五岁时因肺结核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病,多个兄弟姐妹在他年轻时相继因各种原因去世。他曾说:“疾病、疯狂和死亡,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伴随了我一生。”
尽管蒙克在早期表现出绘画才能,但他接受的正规教育有限。1879年,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却因为健康问题中断。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师从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先后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新艺术风格的影响。蒙克的绘画风格上以后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善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89年巴黎旅行后,蒙克接触到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和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作品,使他逐渐超越了当时克里斯蒂安尼亚的自然主义美学。在此期间,他采用了印象派的开放笔触。同时,他的丹麦诗人朋友埃马努埃尔•戈德斯坦(Emanuel Goldstein)向他介绍了法国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诗歌,帮助他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哲学,赋予其作品一种泛神论的性观念。
蒙克的代表作包括《病室中的死亡》(Death in the Sick Room,1885-86)、《玛丹娜》(Madonna,1894-95)、《吻》(The Kiss,1897)、《呐喊》(The Scream,1893)、《生命之舞》(The Dance of Life,1899-1900)等。这些作品常常探讨人类情感、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呐喊》尤其引人注目,其惊恐的表情和强烈的色彩使其成为表现主义的象征,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焦虑与孤独。他的风格和主题启发了许多20世纪的艺术家,如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和弗朗茨•马尔克(Franz Marc)。此外,蒙克在心理学上对人类情感的探索,以及对自我意识的表现,也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不谋而合,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