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新冠肺炎病例行动轨迹是这样出炉的#
生活报
2021-01-31
0
首页
>
辟谣
【
新冠肺炎病例行动轨迹是这样出炉的
】“再回忆一下您是几点吃的午饭?出门倒垃圾时遇到清扫员了吗?上电梯时电梯里有人吗?如果有在几楼下的电梯……”27日,记者对哈尔滨疾控中心流调专家刘岩琳进行专访,还原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行动轨迹的出炉过程。
24小时在线,接到结果第一时间流调
可能很多人都好奇,流调人员怎么工作?是不是全副武装做好防护,面对面进行谈话呢?流调专家刘岩琳介绍,现在哈尔滨的百人流调队伍都是市疾控中心从各区县抽调出来的。大家接到新冠病例的阳性结果后,第一时间开展流调。“由于面对面流调需要着装,进入病房的路径也存在风险,为了节约资源,现在都采取电话流调。由于实验室有样就检,不按固定时间,所以我们流调人员不分早晚,24小时在岗,即便是百姓进入睡眠的时间,只要接到任务,马上就开始流调。”
不直接告知阳性结果,保证被流调者思路清晰
作为专家,刘岩琳现在每天都参加流调。“提问一定要有技巧,不能让被流调的居民感到恐慌,接到居民的阳性结果后。不能直白地说:‘您的核酸结果阳性’”,而要这样说:“您核酸检测结果高度怀疑阳性。”
实验室会同时将检测结果传递给采样机构和流调员,而且流调员通常能先拿到结果,所以在居民还未知道自己阳性结果时,通常能正常回答问题。但也有的居民会以“孩子闹”“锅里炖着菜”等原因而中断,使流调受影响。也有的居民在夜间接受流调时会出现烦燥,摔电话甚至谩骂流调人员的现象。有的还否认身份。
反复帮助找回记忆,流调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0小时
“前三天去过的哪个酒店,几点几分进去的……”由于需要掌握新冠病毒肺炎病例核酸检测前14天的轨迹,溯源判定密接、场所、时限,所以工作人员的提问都比较详细,但不少人的回答显得有些拼凑、不完整,有的甚至前天中午吃的啥都没记住。所以作为流调人员就要反复推敲找线索:“您打车到哪了?支付信息截图看一下准确时间,您再看看手机里的走步记录。”“走楼梯还是坐电梯上的楼,有没有擦肩而过的人,有没有遇到打喷嚏的人,遇到的人有没有咳嗽?”工作人员就是要在这些辅助信息上“找回记忆”。
“我每天都不出屋。”这个回答让流调员很头疼,遇到这样的回复,就需要启发式提问了:“叫不叫外卖?大概哪天叫的?外卖员是怎么传递的?有效戴口罩了吗?是戴下巴上了吗?”流调员还会持续追问:“一直没下楼是不是有人上楼了?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倒垃圾时是否碰到清扫员?距离有多远?怎么戴的口罩?”
刘岩琳说,一个流调下来,至少一个小时,多则10个小时,问得越细,越能准确排查病患、密切接触人群隔离病例、密切接触者、高风险人群,从而做到科学管理。
公布轨迹就是要双向寻找密接
刘岩琳说,公布检测者阳性的轨迹不是让大家恐慌,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就是在过去重要时间段里,这个地方和阳性病例有重合,不仅是要消杀环境,更重要的一点是让与之有重合的人自主及时在社区报备,或与辖区疾控中心联系,判定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触者或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一般接触者,社区会对相应人员采取相对的管理措施。综合每个人的轨迹,明确传播途径,及时判定传染源,锁定传染源,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
此外,刘岩琳提醒广大市民,流调工作人员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记者:吕晓艳
网页链接
来自
@龙头新闻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喜报!我区这4位好人荣登2021年1月份天津好人榜
下一篇
郏县:乡村公益书屋播撒知识种子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