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即将开始#
- 红山晚报
- 2022-07-31 21:28:38
【赤峰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即将开始】红晚快讯
7月29日,记者从赤峰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悉,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赤峰市公安局将组织开展全市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一、整治重点
1.坚决查处和打击有组织的非法营运和涉嫌采取暴力等非法手段垄断道路运输市场的人员和团伙。
2.严厉查处未取得道路运输相关经营许可或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许可证件从事班线客运、包车(旅游)客运、出租汽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大件运输等非法营运行为。
3.严厉查处违反疫情防控政策,非法营运车辆搭载疫情风险人员返赤入赤行为。
4.严厉打击客运班车超员、站外揽客、甩客、倒客、不按核定线路行驶、危险品上车、超速行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5.严厉查处包车(旅游)客运经营者未持有效的客运标志牌、搭载包车合同以外乘客、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按班车模式定点定线运营等行为。
6.严格监管网约车企业、平台、运营车辆及驾驶员的经营服务行为,依法依规查处网约车平台公司向未取得经营资质、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车辆和驾驶员派单,网约车巡游揽客、站点候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7.从严整治出租汽车经营秩序,查处出租汽车拒载、议价、车容车貌不符合规定、不按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不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从事营运时不按照规定佩戴口罩、不扫疫情防控“场所码”等违规经营行为。
8.严格查处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使用电子运单、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者超出检验有效期的罐体运输,以及承运人委托未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企业承运危险化学品、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违规夹带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9.严厉查处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及货车非法改装行为,重点整治运输砂石、水泥、钢材等半挂牵引车、重型载货汽车,尤其是“百吨王”等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10.严厉查处未经许可擅自行驶公路、车证不符和“大车小证”、车辆及装载物品与《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记载的内容不一致及大件运输车辆未按许可规定的护送方案采取护送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整治措施
1.联合执法
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各地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在重要路段出入口设置临时检查站(点),检查途经站点的各类道路运输车辆。
2.突击暗访稽查
针对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城区主要路口、城乡结合部、客流量大的区域等非法客运点、货物运输集散地,组织精干力量,采取暗访踩点、不定时集结执法、深夜突击行动等方式,开展重点部位突击检查,严厉打击长期逃避日常执法检查的“黑车”“黑客运点”“百吨王”等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违规行为。
3.“高峰期”执法攻坚
在中秋、“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学生暑假等群众出行高峰时期及疫情防控重点时期,加强与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采取织密布控网格、提高巡查频次、蹲守重点部位、监控疑似车辆、加大惩戒力度等措施。
4.“常态化”打非治违
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对线索指向明确、违法事实清晰、当时正在施行的实名投诉举报,快速核查处理。
5.精准查控
采取交通运输与公安部门数据共享,增设视频监控设备、通行数据对比分析等多种方式,提升高铁站、客运站、收费站等客流集中区域的执法查处效率。建立疑似非法违法营运车辆信息收集上报制度,排查发现的高度疑似非法营运车辆和涉嫌违法大件运输车辆,重点布控稽查和依法追踪查处。
6.约谈严重违法企业
针对少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高频次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整改纠正不及时、不彻底,尤其是网约车平台公司违规派单数量多、双证合规率低和大件运输车辆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问题,各旗县区联合应急、网信等部门,开展集中约谈活动,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强化警示教育,督促限期整改,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7.曝光违法典型案例
各旗县区将认真筛选查处的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有力震慑效应。
8.走访重点运输企业
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与道路运输企业代表、驾驶员代表和重点货运源头企业负责人深入座谈交流,强化普法宣传,提醒、劝导、处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征兆,同时征询对执法工作意见建议、全力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9.督查检查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安局将组成联合督查队伍,对各旗县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适时组织交叉互检,异地执法,以督导检查促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此外,根据“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各地区各部门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受理、督办和回复。按照《关于印发赤峰市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要求,对相关举报查实的案件,按规定实施奖励。在宣传方面,通过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曝光非法经营行为的方式,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监管、舆论监督的专项行动工作机制。
7月29日,记者从赤峰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悉,2022年8月至2022年12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赤峰市公安局将组织开展全市道路运输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一、整治重点
1.坚决查处和打击有组织的非法营运和涉嫌采取暴力等非法手段垄断道路运输市场的人员和团伙。
2.严厉查处未取得道路运输相关经营许可或使用失效、伪造、变造、被注销等无效许可证件从事班线客运、包车(旅游)客运、出租汽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大件运输等非法营运行为。
3.严厉查处违反疫情防控政策,非法营运车辆搭载疫情风险人员返赤入赤行为。
4.严厉打击客运班车超员、站外揽客、甩客、倒客、不按核定线路行驶、危险品上车、超速行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5.严厉查处包车(旅游)客运经营者未持有效的客运标志牌、搭载包车合同以外乘客、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按班车模式定点定线运营等行为。
6.严格监管网约车企业、平台、运营车辆及驾驶员的经营服务行为,依法依规查处网约车平台公司向未取得经营资质、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车辆和驾驶员派单,网约车巡游揽客、站点候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7.从严整治出租汽车经营秩序,查处出租汽车拒载、议价、车容车貌不符合规定、不按规定使用文明用语、不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从事营运时不按照规定佩戴口罩、不扫疫情防控“场所码”等违规经营行为。
8.严格查处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未按照规定使用电子运单、使用未经检验合格或者超出检验有效期的罐体运输,以及承运人委托未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企业承运危险化学品、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违规夹带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9.严厉查处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及货车非法改装行为,重点整治运输砂石、水泥、钢材等半挂牵引车、重型载货汽车,尤其是“百吨王”等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10.严厉查处未经许可擅自行驶公路、车证不符和“大车小证”、车辆及装载物品与《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记载的内容不一致及大件运输车辆未按许可规定的护送方案采取护送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整治措施
1.联合执法
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各地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在重要路段出入口设置临时检查站(点),检查途经站点的各类道路运输车辆。
2.突击暗访稽查
针对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城区主要路口、城乡结合部、客流量大的区域等非法客运点、货物运输集散地,组织精干力量,采取暗访踩点、不定时集结执法、深夜突击行动等方式,开展重点部位突击检查,严厉打击长期逃避日常执法检查的“黑车”“黑客运点”“百吨王”等货车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违规行为。
3.“高峰期”执法攻坚
在中秋、“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学生暑假等群众出行高峰时期及疫情防控重点时期,加强与市场监管、文旅、卫健等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执法力度,采取织密布控网格、提高巡查频次、蹲守重点部位、监控疑似车辆、加大惩戒力度等措施。
4.“常态化”打非治违
建立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对线索指向明确、违法事实清晰、当时正在施行的实名投诉举报,快速核查处理。
5.精准查控
采取交通运输与公安部门数据共享,增设视频监控设备、通行数据对比分析等多种方式,提升高铁站、客运站、收费站等客流集中区域的执法查处效率。建立疑似非法违法营运车辆信息收集上报制度,排查发现的高度疑似非法营运车辆和涉嫌违法大件运输车辆,重点布控稽查和依法追踪查处。
6.约谈严重违法企业
针对少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高频次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整改纠正不及时、不彻底,尤其是网约车平台公司违规派单数量多、双证合规率低和大件运输车辆不按许可路线行驶等问题,各旗县区联合应急、网信等部门,开展集中约谈活动,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强化警示教育,督促限期整改,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7.曝光违法典型案例
各旗县区将认真筛选查处的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有力震慑效应。
8.走访重点运输企业
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与道路运输企业代表、驾驶员代表和重点货运源头企业负责人深入座谈交流,强化普法宣传,提醒、劝导、处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征兆,同时征询对执法工作意见建议、全力引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9.督查检查
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公安局将组成联合督查队伍,对各旗县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适时组织交叉互检,异地执法,以督导检查促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此外,根据“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安排,各地区各部门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受理、督办和回复。按照《关于印发赤峰市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要求,对相关举报查实的案件,按规定实施奖励。在宣传方面,通过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曝光非法经营行为的方式,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监管、舆论监督的专项行动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