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

  • 一路为医
  • 2023-01-30 11:34:52
一路为医
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泪眼朦胧,一名病毒性肺炎患者,在我知道病情后的7天,离开了人世 。虽然不是我治疗,虽然我知道病情太难,但是知道这个消息,难免感到心情沉痛。

当时家属经我判断,觉得治疗可能不够积极,果断转到更高级,而且的确很快就进重症监护室,但终究于事无补。

但在当时患者还有能力转院,说明当时病人状态还能支持路线,从某张市转移到某长市。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而且住进了历史悠久的我国顶尖之一的。

这名微博朋友自从1月22日发私信告知病情,其实就是发来一些化验单。感觉有些莫名,但是一看,我就觉得指标不好,“很难看了” 。

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淋巴细胞计数极低,大家还记得我反复说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计数是病情发展的指示性指标。而他的淋巴细胞计数只有0.35。

虽然我们认为血常规主要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但是在病毒性感染的时候,我们要细看白细胞计数中的亚群。

这名病人虽然白细胞正常,但是请要注意,淋巴细胞减低到0.35,也就是说到正常低限的40%不到,淋巴细胞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基础。相当于在一个国家的警察不到警戒线的一半,路上有人犯罪,几乎不能被制止,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很危险的。

然后再看中性粒细胞上升很高,说明已经存在继发感染了。相当于由于这个国家缺乏警察,事实上已经有细菌入侵了。

前次,我提出来新冠病毒感染后,淋巴细胞计数的重要性,有个美国华人内科医生搬出武汉疫情时期的危重症治疗的论文,说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才是死亡危险因素。(完整原句没查到,大意是这个意思)。

其实他说的没错,之前网友问我,到底是淋巴细胞计数重要还是淋巴细胞比例重要?我回答的是都重要。

但是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我们首先要观察的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下降,而病毒复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的时候,继发细菌感染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中性粒细胞会上升。这时候这个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就会上升很多。而且感染越是严重,这个比值就越高。所以这个指标是关系到能否生存的重要指示。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武汉时期的新冠病毒病毒性肺炎的进展未必会发展那么快。大家想想为什么?

5分钟考虑时间。
-----------------------------------

-----------------------------------

-----------------------------------

-----------------------------------

-----------------------------------

-----------------------------------

武汉疫情时,我们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靠什么?三条线
1. 病人自己免疫力挺过去,撑到抗体产生。
2. 激素,激素,激素。
激素,想要爱你不容易。
避免病毒感染引起的白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靠激素,几乎越多越好。
激素越多,免疫力越不容易恢复,病毒感染加重。也越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治疗失败。
3. 广谱抗生素,抗阴性菌,抗阳性菌,抗厌氧菌,抗真菌美菌。

这种情况下,激素的使用几乎就是在走钢丝。极度考验医生对药物的理解,对病人各项指标的分析。对抗生素的投喂,对维生素和营养支持尺度又不加重心肺负担。对生命的支持,在极度脆弱的时候,可不是一个指标,那种是在那些重症科医生内化成一种感觉。就像外科医生看个面相,摸一下肚子就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一样。

所以武汉时期危重症治疗,有成就的,都是那些把握极好的医生。这样的医生可不是在网上随便说几句话就能体现出医学功底的。他们的医术就是艺术,就如同外科医生的收拾,让人看到赏心悦目。内科医生对药物的拿捏,也是如此。

回到正题,武汉时期,没有抗病毒药,继发感染很难避免,治疗失败的往往因为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中性粒细胞对淋巴细胞的比例越高,越是不可收拾的表现。所以那个的微博华人罗祎明医生的表述没有问题。只是,那只能代表那个时期的水平。现在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如果看到这里还没明白,那就没必要关注我的微博。我的帖子从来不是拿来忽悠无知网民的。从来都是只是希望尽量把复杂的医学问题,尽可能讲清楚。从来不提倡个人崇拜,不提倡教条主义。从来都不是局限于指南。

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终极武器,不管哪个更有效,至少阿兹夫定,PAXLOVID,莫诺匹韦……,我国又有三个药物上市,总有一款药物可以使用,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

想到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国家,保护了我们三年,三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做了很好的准备。只不过,这次这场战役,我们打响的那一枪,有点突然。也许将来我们能理解,选项的时机。

那么现在,我们有了抗病毒药物 在不知道病毒有没有仍然在体内肆虐的情况下,淋巴细胞数目是很好的指示。也是提示我们要不要积极干预的指标。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状态。我们治疗疾病也不能刻舟求剑,刻板的拿那个指标来为现在的病情做决策。

有一些核酸阴性的病人,并非病毒不存在了,只是病毒没有通过呼吸道粘膜排出而已。这些人,只要有症状,只要有肺部改变,就应该用抗病毒治疗。不论有多危险,不愿面对现在的危险,就会将来面对更大的危险,甚至就是生命的危险。

这名病人就是应该及时用抗病毒治疗,而且是争分夺秒的。然而,从1月22日,我提醒指标很难看,要抗病毒,到用了抗病毒治疗又过去了4天,而且贫血也没有纠正。也许即使当天就开始抗病毒,也输血纠正贫血了,也无法逆转结局。但是,至少我们问心无愧。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没有面对当下危险的决心,就要在将来面对更大的危险。

这句话,我在今天中午也和一名晚期肿瘤患者的家属探讨病情的时候讲到过。

最后补充一个思考题: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一定靠谱吗?

-----------------------------------
显然,我们分析病情 从来不会只看一个指标。
在网上,只拿一个指标很确定的表述病情的网红医生,大家要非常注意了,他们很可能经验有限。

越是经验丰富,越是会说话小心翼翼,越是不会很绝对。

反之,任何言论都很绝对的,无论在病情分析,指标判断,治疗方案,或者认为只有指南解释的一种情况,没有例外的。那种医生只是在面对无知网民的卖弄吸引韭菜罢了。

说一个情况,某些疾病状态下,如:免疫抑制状态,病毒感染后,淋巴细胞下降,而中性粒细胞也下降,甚至中性粒细胞下降幅度还很大,远大于淋巴细胞下降。这时候,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比例其实并不一定上升,甚至与正常类似或下降。这种时候仅凭这个指标,可以判断生死吗?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吗?
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一路为医听着姜育恒的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