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体制的收入激励机制分两种

  • 别梦依稀笑逝川
  • 2024-12-13 00:44:39
官僚体制的收入激励机制分两种。

一种是基本工资覆盖的基本职能,这种就是按照规定按部就班干活,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多干一点工资也不会更高。

少干就是赚。

另一种项目制,有项目才有钱,没项目就吃土。

高校、科研机构,就是项目制的。

申请项目-招人干活-完成项目-拿钱报销-继续申请项目,是博导硕导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事。

没项目就没钱,也没学生,没学生还当屁的导师。

所以,在高校学者那里,自己研究的课题,肯定是重要的。他们有充分的激励,去论证自己课题的重要性。

研究某个外国,能说这个国家不重要吗?不重要还研究个屁,后面经费没了。

另外,这些课题往往和国外有合作,研究某个国家是否值得投资,能说不值得吗?

所以很多中国学者表现出,研究某国,爱上某国,皈依某国的奇怪立场。

为什么这么奇怪?看看他手里上的研究项目,钱来自哪就知道了。尤其一些两国一起搞的“文化交流项目”,你说两国不该这么友好,应该相互警惕,对面国家不值得投资,这项目还怎么继续?

不知不觉,国别研究的学者,失去了本国立场,成了它国利益的代言人。

其实美国的大量的海外军事情报系统,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

它已经脱离了以国家利益驱动的做事激励,陷入了追求部门利益的做事激励。

哦,这个国家有反对派,要不要支持一下呢?不支持,好,没经费。支持,有经费。

项目制的官僚,有虚增项目,虚增经费的极大激励。

没事也要搞事啊。没事就没经费,搞事才有经费,有经费就有回扣,就这么简单。搞一堆破事,把这个事摆平,又多了一个项目。

养寇自重,把锅捅破申请经费,补锅再申请经费,就这样养了一堆百万漕工,最后国事糜烂至此。叙利亚局势
官僚体制的收入激励机制分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