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

  • 晏凌羊
  • 2024-12-16 17:03:55
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

你们知道大寨模式有多辛苦吗?那时候没有机械,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完全就是靠苦力、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用人力,把粮食产量提高。

陈 永贵他们做得极其辛苦。这种干法,如果复制到今天,真的会累死人,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们只有人力,也只能靠人力。

陈 永贵让粮食产量提高,做的是最辛苦的垦山造田,全部是加班干完的。

你们耕作过农村的山地吗?见过梯田吗?正经的梯田,是不是一层一层像是台阶一样下来的?但是,这种梯田储不住水,尤其在干旱的地区,好不容易下点雨,水就从田里一层一层流下去了。

陈 永贵他们是怎么做的?是完完全全靠人力,一点点运土上山,把梯田做成反坡(见图一),让每一层梯田都呈往里倾斜的状态,这样有利于蓄水。水蓄得好了,庄稼就容易有收成。

在造田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改造狼窝掌。

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狭长且深的地方,无雨则旱、有雨大涝,是几千年来的农民看一眼就放弃垦荒的地方,但陈 永贵坚信人定胜天,硬是靠一点点运土、运石头过去,先建了30多条水坝,再把那里改造成了30亩梯田。

头一年庄稼种下去,就有很好的收成。这个收成,并不是弄虚作假的。当时也有人质疑,但周派人去调查,查了三个月,发现产量属实。也因为他们有余粮,他们在全国率先搞起了农村食堂。后来大寨模式才名扬全国。

这完全是靠人力扛起来的模式。他们辛苦到半夜都要起来手工捉虫,一颗粮食掉在地上都要捡起来,派人全天候手动赶鸟,爱护庄稼比爱护命更仔细,搞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真的有人被冻块砸伤而牺牲。

今天的人想象不出来,种庄稼精细到这种程度,得有多辛苦....但是,它在历史上确实真实发生过。

我很遗憾的是,今天互联网上的这些人,已经离农村太久、离那个年代太久,不知道那个年代的人能吃苦到何种程度,才会巴拉巴拉张嘴就质疑。

大寨模式后来被否定,是因为更符合人性、更容易激发生产积极性的“包产到户”制度开始实施,而大寨模式过份强调为国家作贡献、给社员留的口粮都不是很够。去大寨学习的人太多了,大寨所有做得对的、做得差的,都被模仿。而且,没几个村子的人吃得了那种苦,大家学的不是大寨人的吃苦精神,而是他们吃苦之后享福的精神(比如,开办食堂吃吃吃)。

还有,羡慕甚至他当 副 总 理的,只是嫉妒他拥有这个头衔,但你要让他们承受陈永贵所承受的,他们是不乐意的。比如,那么多年辛苦地种庄稼;当官期间不拿俸禄,全家的生活花销还得靠他和家人回大寨去挣工分;家里人没有因为他当官而得到任何庇佑,甚至因为他这层身份,几次放弃本可以升职、进修的机会。
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某些人又要在大寨模式上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