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锦赛报名的极度合理性
- momosss1104
- 2024-10-12 13:29:14
阿斯塔纳亚锦赛国乒女团1比3日本
【论亚锦赛报名的极度合理性】
1、女团比赛
我们先假设中日今晚会师女团决赛,日本两位奥运选手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半决赛轮休,早田前两站WTT退赛,平野前两站总共打了3场。两人精力充沛。
反观中国女队,亚锦前两站WTT,孙颖莎打了15场60局,王艺迪打了11场50局,陈幸同打了12场42局。孙/王两人在6号打完大满贯赛后刚刚抵达阿斯塔纳,第二天就开始女团1/4决赛和半决赛全部上场。陈幸同昨天8号晚上刚刚抵达。同时王艺迪在女团决赛前还有一场混双要打。
我们有个古老的成语叫《以逸待劳》,不知道教/练/组可否曾经听过?
2、女单/女双
亚锦赛并没有规定,双打必须与单打和团体的参赛人员一致,日本队的女双带了两位不参加女单比赛的成员。中国男队也带上了单独参赛的双打队员。那为何女队要如此傲慢自大?众所周知亚锦赛程魔鬼级密集,女单/女双11号开赛后,每天4场比赛,想请问一下,jlz何来的自信,我方本就疲劳的还要四赛的运动员,一定能够压制住日本早已休息很久的早田/平野等只打一个单项的选手?放着陈幸同/钱天一等很多在国际赛场胜率颇高的组合不用,非要拉着各位女单主力打这种并不互相熟悉的双打的意义何在?
3、混双
就算女单/女双因为既往熟悉程度的原因不得不兼项,那让两位女单选手全部兼四的意义何在?王艺迪要守下半区,然而还要同时承担三项任务三天内要打十几场比赛一天4赛6赛,这可能吗这合理吗?
4、随队人员
本次女队随行人员里,0陪练0体能,甚至第一天都只有4位参赛选手互相帮助和陪练。实在是看不懂,尊敬的女队jlz是看重还是不看重这场比赛。如果看重,保障在哪里,如果不看重,那为何又要拉着各位主力队员连轴转自我消耗?
5、女队梯队
刚刚过去的大满贯赛上,不论是资格赛和正赛外卡,不论年龄排名,女队各位小将众所周知打的都还不错。基本没有人输外站,还啃下了好几块硬骨头。那为何各种比赛都不给锻炼的机会,想赢怕输永远是固定的世排前三班底打团体赛,新人如何锻炼?梯队如何建设?总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老去和离开,难道一定要等到大主力打不动了才换人吗?
以人为本,不是以吃人为本。
【论亚锦赛报名的极度合理性】
1、女团比赛
我们先假设中日今晚会师女团决赛,日本两位奥运选手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半决赛轮休,早田前两站WTT退赛,平野前两站总共打了3场。两人精力充沛。
反观中国女队,亚锦前两站WTT,孙颖莎打了15场60局,王艺迪打了11场50局,陈幸同打了12场42局。孙/王两人在6号打完大满贯赛后刚刚抵达阿斯塔纳,第二天就开始女团1/4决赛和半决赛全部上场。陈幸同昨天8号晚上刚刚抵达。同时王艺迪在女团决赛前还有一场混双要打。
我们有个古老的成语叫《以逸待劳》,不知道教/练/组可否曾经听过?
2、女单/女双
亚锦赛并没有规定,双打必须与单打和团体的参赛人员一致,日本队的女双带了两位不参加女单比赛的成员。中国男队也带上了单独参赛的双打队员。那为何女队要如此傲慢自大?众所周知亚锦赛程魔鬼级密集,女单/女双11号开赛后,每天4场比赛,想请问一下,jlz何来的自信,我方本就疲劳的还要四赛的运动员,一定能够压制住日本早已休息很久的早田/平野等只打一个单项的选手?放着陈幸同/钱天一等很多在国际赛场胜率颇高的组合不用,非要拉着各位女单主力打这种并不互相熟悉的双打的意义何在?
3、混双
就算女单/女双因为既往熟悉程度的原因不得不兼项,那让两位女单选手全部兼四的意义何在?王艺迪要守下半区,然而还要同时承担三项任务三天内要打十几场比赛一天4赛6赛,这可能吗这合理吗?
4、随队人员
本次女队随行人员里,0陪练0体能,甚至第一天都只有4位参赛选手互相帮助和陪练。实在是看不懂,尊敬的女队jlz是看重还是不看重这场比赛。如果看重,保障在哪里,如果不看重,那为何又要拉着各位主力队员连轴转自我消耗?
5、女队梯队
刚刚过去的大满贯赛上,不论是资格赛和正赛外卡,不论年龄排名,女队各位小将众所周知打的都还不错。基本没有人输外站,还啃下了好几块硬骨头。那为何各种比赛都不给锻炼的机会,想赢怕输永远是固定的世排前三班底打团体赛,新人如何锻炼?梯队如何建设?总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人老去和离开,难道一定要等到大主力打不动了才换人吗?
以人为本,不是以吃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