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在北京,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二胎和三居》...
三联生活周刊
2022-01-24
0
首页
>
读书
《在北京,我的下一个目标是二胎和三居》文|读者:郭二毛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曾经在一公交车站牌看到过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广告,“xx万安家北京,北漂变北青”,当时刚到北京的我,被这个广告词直击灵魂,但也没敢做太多幻想。如今北漂四年的我,随着第四次搬家的落幕,竟然也真的成北青了。看着收拾得越来越整洁的房子,我心里也慢慢踏实下来。总算,在北京有个家了。
2017年秋,毕业后在老家工作了两年的我,顶着27岁的尴尬年龄,决定北漂。现在,我31岁,有喜欢的工作,有相爱的老公,有待出生的小老虎。我的这四年,四次搬家史,也算是一部励志北漂史,想起来,都想给自己佩戴一朵小红花。
第一次搬家,是刚到北京从青旅搬到自己租的第一个房子里。那时候我的家当只有两个从家里带来的行李箱,一个朋友的朋友开他的车就帮我搬好了。那是我租的一个10平米多的次卧,主卧和用客厅改造成的另一个房间分别住着我的合租室友。我的房间有朝南的大窗户,远离主卧和客厅,是一个绝佳的位置。虽然不大,放了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外,竟也还能铺得下一张瑜伽垫。
住在这个小房间后,我经历了新鲜到迷茫,甚至到质疑自己的心路,痛定思痛,到北京两个月后我下定决心考公。由于距离考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在网上花8.8元人民币就买到了正在清仓的正版教材和一堆真题及模拟试卷,凭着自己曾经参加过国考的经验和一个多月认真地备考,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进入面试,并且成功上岸。期间,我不仅在那一张瑜伽垫上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在以拥挤著名的西二旗练就了一身挤地铁的好本领,更可喜的是,还认识了男朋友谈了酸酸甜甜的恋爱。这一年,可以称得上是最有收获的一年,北漂最好的一站。
一年租期满,我在男友的帮助下搬了第二次家。虽然男友当时也表达了让我搬到他那里的意愿,但我本着恋爱时间太短、时机还不成熟的想法拒绝了。从一个校友那里转租来了我的第二个窝。这次也是次卧,面积只有7平米多,除了床和衣柜再容不下任何物件了。但是位置绝佳,在三环边上,比起第一次住的五环整整少了两环,是城里的感觉呢。出门走几百米就是公交和地铁,再也不用早起担心骑不到共享单车,挤不上地铁了。
虽然房间小,但这套房保留了客厅,我又可以在大大的客厅铺我的瑜伽垫了。而且附近还有大学,那时候没有疫情,可以随便进入,我开始去那个学校的操场跑步。当时我已经入职了新单位,离得也很近,我每天通勤不到半小时,去上新员工为期几个月的培训课。在这里算是短暂停留,我除了养成跑步的习惯,为同来北漂的姐姐提供了短暂的住所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回忆了。
转眼到了2018年年底,我开始谋划第三次搬家了。三环里什么都好,但是房租也比五环外贵了50%,而且迷惑的户型使得我到搬走也没弄清楚自己住那个房间的朝向。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时机已到,我可以搬去男友那里开始同居生活为结婚做准备了。就这样,2019年元旦,我第三次搬了家。
这一搬,便开始了我为期近三年的蜗居生活。那是名副其实的蜗居,男友当时租住的是一个公寓,所谓公寓,就是北京郊区农村的自建房,格局像是大学宿舍。房子不到20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独立的加起来可能都不到3平的厨房和卫生间,房间的门和窗户都对着走廊,也就是说它并没有直接的采光,白天在家也要开灯。
虽然紧挨五环,甚至能看到某大厂办公楼的LOGO,但是我的通勤时间变成了单程1.5小时。我们住一楼,夏天很潮,换季的时候很冷,可能唯一的优点就是不合租,可以衣着随意地自由行动,唯二的优点是便宜,比我之前租的房都要便宜。村子里房子密密麻麻,电线缠绕繁杂,一点不亚于电视里演得拥挤的小弄堂。
我估计大部分都市白领看到这样的环境会被劝退,这么看我属实不是一般人。第一次和男朋友去他那里,我想的是:哇,我男朋友太吃苦耐劳了,作为比我收入高很多的程序员,竟然比我还节俭,是个好男人!要不说恋爱让人脑子瓦特,年近30的我依旧是恋爱脑。不过事实证明,环境艰苦是真的艰苦,但男人也确实是好男人。房间虽小,男朋友一番整理,竟然也还有我放瑜伽垫的地方。男朋友知道我不会也不爱做饭,来北京好几年都不开火的他,认识我之后,置办了锅早早地开始练习厨艺,待我搬过来,已经是足以让我每次都忍不住吃撑的高水准了。
在这里的生活也很有特点,工作日两点一线,周末大致就是睡懒觉、起床、买菜、做饭、遛弯,简单而又温馨,从小家庭就不完整的我对温暖的家庭氛围有着极大的向往,因而我竟然还能记得和男朋友第一次逛超市的场景,那天我正好接到了研究生室友的电话。
我和男朋友来自同一个地方,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相近,大部分时间是和谐的,但偶尔也拌嘴吵架,为一些小事,小到我已经记不起是什么事了,好在我们最后都能放下情绪就事论事,在磨合中逐渐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慢慢就养成了互相商量着处理家务事的好习惯。顺其自然地,开始见家长、订婚、领结婚证、拍婚纱照、办婚礼、买房、备孕,我们在这里流程般地完成了人生大事,所以这个房子也成了对我们而言很有意义的地点。
其实在我考公上岸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确定以后留在北京了,所以买房一直都在我们的计划之内。在蜗居的日子里,我们时不时地就会合计一下攒了多少钱。计算完之后先是会特别兴奋,因为已经到七位数了,但是随后又会很无奈,因为这笔巨款依然不够北京房子的首付。就这样一边慢慢攒着算着,一边开始看房,也慢慢认清自己的购买力,三居、电梯、近地铁被一一排除,只保留了不能是老破小的底线。
在我们的存款比结婚时又翻了将近一倍、房价又要新一轮上扬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我一眼就看中的满足我们所有预期的房子,一天的时间,完成了看房、谈价、交定金。记得那天回到家已是半夜,但是困而没有睡意,那种攒钱攒了很久然后瞬间掏空钱包并负债累累买房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有一点心酸,有一点激动,但是没有想象中会有的兴奋感。
本着实用主义,我们选了一个不需要重新装修的次新房。于是很快,2021年底,我第四次搬家了,这一次,终于是搬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里,而且,再也不用被动搬家了。以前租房,我很少会想要添置家具和家电,也从没有用摆件什么的布置过房子,总之就是将就着也能过的心态吧。搬到自己的房子就不一样了,我们拿出了极大的热情布置房,每个角落每一样小摆设和小物件都是精心挑选回来的,光整理东西,就又用掉了三个周末,而且乐此不疲。最“凡尔赛”的,是我和老公抱怨,在这个家里走路好累,从卧室到厨房太远了,比起之前那个下床三步两步就能走到卫生间的小房子,现在的房子简直是豪宅。
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会感慨,想不到啊,两个农村娃,竟然在北京安家了。记得四年前来北京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着要留在北京的想法,仅仅是为了换一种生活,来了之后的最初,也觉得留下来是一种奢望。而这种奢望,竟然在我们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
想想过去四年北漂的日子,累也是累的,我过了近三年每天通勤3小时的日子,而我的老公每天要加班到9点或10点。压力大么,比较来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这个不分城市和地域,北京住房的尽头是学区,而我们的房子在五环外,离学区遥远到不可企及。每当身边有这种引起焦虑的声音时,我都提醒自己,我们从人生的起点走到这里,已经算是超越自我了,再自怨自艾,那就是人心不足了,毕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后悔来北京吗?一点都不,老家或北京以外的他乡也没有准备好的舒适生活等着我们,况且,不来北京,就不可能遇到我的老公,毕竟,他才是我在北京最大的收获。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二胎和三居。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你觉得哪一版赵敏最符合原著描写的形象...
下一篇
下个月就是冬奥会了,把余华这段话...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