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也想看的书

  • 勺布斯
  • 2023-02-16 18:50:07
《就是这本书,让我反复读了十遍》

第一次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惯性》,大约是在十年前。我二十三岁。十年之内,重读很多遍。今年读来,又有一些新感悟。
起因是和朋友之间的一次探讨:
我们在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会犯什么不易察觉的错误?

人总是难免有归纳总结「规律」的倾向。比如「吃得少多运动就可以减肥」、「吸烟喝酒会更容易导致生病」、「冥想能够改变基因表达」等等。
一些规律,是经过许多人认证的,我们称之为「公理」。一些规律,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个体化的,我们称之为「经验」。

有时候,规律是对的,有时候,规律是错的。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总结规律,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和别人聊天吗?不一定。我们可以聊更有趣的。
那么,是为了什么?
本质上,我们是为了对未知,做出预测。
明天是不可知的,但人是有目标,有欲望的。为了面对这种永恒的「不可知」,达成自己的目标或欲望,我们需要能够把「不可知」,尽量转化为「可知」的工具,来指引自己今天的行动。尤其是那些困难的行动。
比如,我们想要减肥。这个目标,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我们知道,只要遵循减肥的规律,少吃多动,即使过程艰难,我们也必然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
也就是说,规律,应当具有这种特质:
在达成某种标准之后,我们可以称之为「对」。
当无法达成某种标准时,我们可以称之为「错」。
或者至少,我们认知到这个规律,是不完全的。还有其他一些共同原因组成的必要条件,等待我们去挖掘。

而我们在认知世界,总结规律的时候,最不易察觉的错误,其实就是:
不给自己设定「证伪」的标准。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永远是对的。因为永远不需要证明。
而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似是而非的结论,并且都是正确的。
事后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当我们观察到三次戴眼镜的男人,做了一些坏事。因此,我们总结出一个规律:戴眼镜的都是坏人。
这个规律,如果不拿来进行预测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它的真伪。
因为:
我们的确观察到了三次戴眼镜的男人做了坏事。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我们可以言之凿凿,深信不疑。除非我们设定一个「证伪」标准:
在什么情况下,这个规律是错的?
答案是:
当出现了一大批其他戴眼镜的男人没有做坏事时。

那么,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存在,是可以不给自己设定「证伪」的标准的?
有的。
就是信念。
信念不需要证明,也不需要证伪。我们只要相信就行了。
不要觉得这很傻。
生命很脆弱。没有人真的能知道明天如何。信念够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安定。

每个人都有信念。
每当我们不愿意为自己总结出的规律,设定证伪标准的时候,我们其实都把那些规律,当成了信念。
如同规律有好有坏一样,信念也是如此。
《高效能人士的7个惯性》,讲的是一些经久不息的原则。
只不过,对我来说,它们更像是一些美好的信念。
我不需要知道,「积极主动」这个惯性,是否能够给我带来好的结果。我只知道,我必须对这个惯性有信念,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积极的,勇敢的心态活下去。
即使它有可能是错的。
即使有很多人都说,「努力根本没有意义」,并罗列了许多证据,也没关系。
这些信念般的原则,构成了内心的根。
在漂泊的世间,能够让自己沉淀下来的根。

好了,接下来,是对这7个惯性的一些简单介绍。以及我自己的理解。
我知道,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
今天,就当是我们一起来进行的一次「温故」就好。
如果你也有同样信念的话。

第一个惯性:积极主动

所谓积极主动,是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根据原则和价值观行动。而不是情绪或者外在条件来下决定。

在我看来,「积极主动」,是一个人的元能力。
人的性格,总是决定他的命运。
可是,人的性格,又由什么来决定呢?
来看看一些普遍的观点好了:
1.性格由成长环境决定。
2.性格由基因决定。
3.性格由星座、属相决定。

这些观点,也许都有道理。但柯维举了一个很妙的比喻:
巴普洛夫的狗。
在喂一只狗吃肉之前,先摇铃铛。久而久之,狗就会产生条件反射:即使没有肉,但只要听到铃铛的声音,狗就会流口水。
在这个例子里,铃铛是刺激因素,也即:外在条件。
流口水是反应动作。也即:某种性格。
让我们假设:
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在这个人的基因里,有「好斗」的一面。因此,每当他遇到挑衅这个「刺激因素」时候,就会选择和对方肉搏这个「反应动作」。
在这个过程里,这个人就和听到铃声就流口水的狗,没什么本质区别。

我相信,很少人会认可这一点。因为我们本能的知道,即使一个再「好斗」的人,遇到挑衅的时刻,也不是每一次都去搏斗。
他必然拥有可以「忍住」的时刻。
在柯维看来,这个「忍住」的时刻,就是人性的光辉时刻。
这意味着:
在「刺激因素」,和「反应动作」的中间,一个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
这种选择,就是「积极主动」的含义。

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积极创造一切。
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
因此,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元能力。

第二个惯性:以终为始

所有事物,都要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
个人、家庭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
先设定目标,再行动。

在这里,有常见的两个误区。
第一种误区,是设定了错误的目标。比如,在商业社会中,总是会出现「更好的捕鼠器」这种目标陷阱。
正确的目标,应该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并不需要捕鼠器,他们需要的,其实是没有老鼠。

第二种误区,是目标的自欺。
假设一个人在进行射箭这一活动。他朝着空地,胡乱射出一箭,然后走过去,在地上划一个圈。告诉所有人:
这就是我本来要射的地方。
听起来很可笑对不对?
其实在生活里很常见。
一些公司的管理层,在为公司进行谋划的时候,有时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走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他们常常会为了面子,从不反思,而是会说:这就是我最开始的计划。
不要这样做。
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再射出你的箭。当没有中的时,反思自己的错误,寻找原因。
只要这个过程持续下去,就一定会越来越准确。

第三个惯性:要事第一

次要的事情,不能排在第一。重要的事情,不能排在第二。
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考虑清楚这件事很重要,这个惯性,是「以终为始」的后续动作。
只有先确定了目标,才能知道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
然后你要做的,就是为最重要的事,留出最多的时间。

下面这个时间管理四象限,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1.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比如:锻炼身体,读书,养成好惯性,克制坏惯性。陪伴家人。

2.重要且紧急的事。
比如:和客户的一次重要会议。去医院看医生。

3.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比如:接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下楼拿快递。

4.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
比如:和朋友比赛喝酒。

要记得,「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都是和「修身」有关的事。无论多忙碌,让自己每天,或者至少每周,计划出一些时间,留给这个象限。
未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的你,为这个象限做出的努力。
因为你在给自己的人生做乘法,在给自己建造一艘可以乘风破浪的大船。
尽量避免让自己花很多时间在第三象限。那的确会让你显得忙碌充实。但只是瞎忙。
以及,尽量不要在第四个象限浪费时间。

第四个惯性: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目的是分享更多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
简单来说,就是自利利他,互相依赖。
如果说,前三个惯性,讲的是个人领域的成功。那么从第四个惯性开始,一个人就要慢慢学会如何走向公众领域的成功。
而塑造双赢思维,是一切的起点。
不是你赢我输,或者我赢你输。
而是在互惠的前提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顺带一提,每天的写作,是我培养双赢思维的方式之一。
在分享知识、理念的过程里,我收获了很多。关注仅仅只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分享,其实都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并且在反馈之中,找到了自己的错误。

第五个惯性:知彼解己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他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关系。
对方获得理解后,会卸下防备。
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加顺畅自然。

在沟通的过程之中,其实同样有四个重要的象限:
1.我知道的,你不知道的。
2.你知道的,我不知道的。
3.我们都知道的。
4.我们都不知道的。

其中,「我们都知道的」,是共识区。在共识区域内,是不会有任何误解的。可正如你所见,在沟通的过程里,共识区的可能性,其实只有25%的比例。剩下的75%,都可以称之为:
盲区。
这也是误解和冲突的根源。
知彼解己,是先把话筒给到对方。让对方先表达,「你知道的,我不知道的」。
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去把「自己还不知道的」表述一遍,直到表述准确之后,扩大彼此的「共识区」。
再通过这个共识区,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讲述「我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再度扩大「共识区」。
最后共同解决:
「我们都不知道的」。

第六个惯性: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
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按照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
个人的力量,是家庭和组织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1+1>2的成效。

团队的头脑风暴是个很好的例子。
每个人,就当前遇见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
在这种彼此互动、碰撞的过程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只依靠自己的努力,绝对想不出的好主意。

第七个惯性:不断更新

惯性七就是个人产能。
它保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你自己。
他要求你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
那就是:
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锻炼,以及压力调节。
精神,需要实现价值、忠诚、冥想。
智力,需要阅读、想象、规划、写作。
社会/情感:需要服务、移情、统合综效,以及内在的安全感。

不断更新,其实就是在做人生最重要的投资:
磨炼自己。
因为这是世界上,对你来说,最独一无二,且珍贵的存在。

打工人也想看的书 人生必备锦囊
打工人也想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