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乐曲的复盘——注意,这是一个完整版

  • 秦祎墨
  • 2024-10-25 11:54:32
关于长乐曲的复盘——注意,这是一个完整版。

好几天没聊电视剧了,填个拖欠的坑。长乐曲,芒果tv出品,丁禹兮邓恩熙主演,一个古偶为什么值得写一下?

因为电视剧要分析,要对比分析,不是拉踩,而是综合多维度看问题。

芒果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大概是第四的样子,所以芒果的独播的古偶,播到天花板也有上线。而目前一个号称“古偶大溃败”的阶段,一个故事没啥新意,演员不算顶流拉新不够的古偶,怎么就凑凑合合的在排行第四的播放平台上播的还算能看的成绩?

这才是分析电视剧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最考验脑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地方。

长乐曲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替嫁的故事,在架空类似唐朝的一个背景下,小范围允许女子工作,刑部当书吏的颜幸替自己的姐姐嫁给了有白无常之称的大阁领沈渡。颜幸还得为了父亲卧底在白无常身边,然后沈渡又是颜幸小时候救过的男孩,但是有夜盲症不记得她。

替嫁,女子工作,替父,卧底,认不出这几个言情的buff都叠满了,当然看腻的观众可能就不想看了。说到这,这就是古偶整个市场面下滑的第一个原因,一直在几个buff里来回打转,不理解观众落地到底要看的是什么,看腻了的观众先丢了一批,不过别急还是有重点。

我以前分析过电视剧,重点讲过古偶的叙事目标第一就是谈恋爱。我知道有人会觉得谈恋爱好烦,好老套,怎么还在谈恋爱。问题是现当下骂恋爱脑的这么多还有人在谈恋爱,你就应该明白——爱情是人类文艺这块自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母题,是没错的。

有人要看谈恋爱,那就必然有人做谈恋爱的戏给他们看,所以是的长乐曲第一叙事目标谈恋爱,就是做的完成度最高。

这里要解释一下完成度的问题,完成度不等于完美无缺。因为观众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说好看他说不好看没有一个绝对的能精确衡量的标准。

但是!对于一个就要看谈恋爱的观众来讲,完成度高意味着比较完整的做完了整个“恋爱过程”,包括情感递进,人物变化。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做完了,意味着能看,能至少满足一部分的人!

这就是长乐曲目前最大的优势面,从基本盘上满足了这部分的观众需要。

剧中比较完整的呈现了女主从认识男主到坚持自我征服了男主的过程,和男主从戒心满满到放下身段折服于女主的全过程。虽然整体细节上还有精进的空间,就像我说的,完成度比较高,这是从剧本到正片层面的整体呈现。

当然这也包括男女主的表演,我知道有人会说又又又配音了,我也调研了一下朋友对于配音的态度。这里面最大的问题还是配音的声音太过于熟悉以至于出现跳戏问题。

从制片的角度我其实理解为什么配音,不是男女主台词功底的问题,是声线考虑,我个人能接受配音的声线。可是配音的声线重复率太高对成片和演员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配音一部分能接受,一部分不能接受,这又刷掉了一部分观众。对于能接受配音的观众来讲,演员的表演完成度很高。邓恩熙和丁禹兮的年龄差满足剧本的设定,而邓恩熙又年龄很小,但不显傻,脸上胶原蛋白很充足,对于看恋爱剧又要看甜美的小姑娘来讲,她是及格的。(此处单纯从剧本完成度来讲,艺术评估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

丁禹兮演这类型的剧也不少了,对他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高难度的问题。基于恋爱这条线沈渡应该有的反应和波折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知道怎么演出“爱女主”这个感觉,不论是最开始没有爱情的时候他下杀手给自己留了三分空白,因为他不是真的黑罗刹只是为了给父亲翻案复仇,到后面完全沦陷,他的尺度是很准的。

所以去掉看叠buff已经腻烦的观众,去掉受不了配音重复率太高的观众,基于芒果的市场覆盖率还能在古偶的基本盘里圈定自己这部分的受众,已经可以说明两位演员的完成度问题了。

恋爱线也不是完美无缺,我个人意见比较大的是后面收尾不太好。沈渡的一意孤行对颜幸的伤害又以颜幸的爱来解释包容一切,这是非常过时的一个设计,如果这里调整一下,整个故事的恋爱线观感还能上调一个档位。(单纯指恋爱线)

说完恋爱线,就要开始说问题了,也是古偶最大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演员的问题。这里是整个剧本制作甚至行业相关的问题——那就是除了恋爱以外的故事落地问题。
众所周知,就算是谈恋爱,你也不是活在真空里的。

现代谈恋爱,你要考虑父母朋友之间的观感。虽然有一类人喜欢“我为了你与整个世界对抗”,但是每一个观众要完全相信一个故事,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要落地的。

古装比现代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落地的细节不用太多,不像都市剧你连实习生租房子租个大开间都会出戏,古装不会。

但是,这并不代表古装就不需要现实落地,这也是古偶整体下滑最大的问题——围绕恋爱线的周围细节很难说服有要求的观众。

以长乐曲为例子:

第一:以女主可以工作为前提来讲。

长乐曲的编剧其实在设计上非常讨巧,编剧没有过多的在“女子为什么能工作”的基础上去做世界观的设计,直截了当的交代颜幸可以工作,避免了许多细节上的bug麻烦。但是颜幸的整个破案逻辑是有bug存在,包括颜幸的行为动机,并不能用“天不怕地不怕”这么简单来解释。有些观众就反馈认为颜幸整体很莽撞,一意孤行,同时沈渡又总是在现场解救她。

颜幸的事业线是亮点,同样也是难度极高的点。虽然古偶很多观众要看就是看颜幸谈恋爱,但一个人物设定完整,除了恋爱以外的事业线也完整的女主,比单纯为了谈恋爱的女主可看性更高。

大部分的观众经历过不同时期的电视剧熏陶,对于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是有概念,同时对于人物的行动逻辑也有概念,这是对编剧的更高要求,也是客观要求。

第二:以男主的复仇线来讲。

沈渡的复仇线是全剧的一大看点之一,但也有很多细节不到位的地方。沈渡和颜幸的感情线是重点,但是沈渡忠于太后,又在最后短暂的卧底来罗织,四十集电视剧贯穿全剧的“复仇”结果就在朝堂上三下两下做完了。前面的bug我都有点忘了也没有一一细数,至少到了最后就很明显给观众一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以前的古装剧做复仇,到了大结局一定是全剧的最高点,那个时候爱情不重要,如何在一层层叠加到最后的关头引爆局面,打响复仇的旗号,让所有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

观众要看的不是反派哭两句,而是反派到最后必死无疑甚至毫无翻身的可能,这样才有“复仇”的激烈感和震撼味道。

所以综合来说,长乐曲的成绩,就是完成了基本感情线叙事,圈定了在古偶基本盘里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观众,至少是拿到了一个属于古偶说得过去的成绩。演员不拉垮完成度不低该有的都有。

而长乐曲没法出圈的原因,一来芒果的市场占有率是客观局限,现在互联网网播几家分天下的情况,市场占有率对于第一时间的覆盖影响很大,这客观存在。第二就是长乐曲除了恋爱以外的细节无法打动有更高要求的观众:重复的剧情设定,重复率过高的配音,以及细节不到位无法说服对于细节有要求的观众沉浸式观剧集,演员也是年轻一代,女主甚至还在刷面孔的新人阶段,没有很高的路人缘支持,种种原因客观的决定了这个剧破圈层的困难。

不过长乐曲的做剧思维还是正确的,起码至少——我是做古偶的,别的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先把恋爱线做好,这是基础。

有些剧比长乐曲的思维糊涂,就是分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类型剧啊,类型就是观众的预期,你得知道你最基本盘的观众到底要什么,然后基于这个基础在往上拉高,这才是破圈层的关键。 专栏 · 随笔剧评 专栏 · 影视制作向讨论内容合集
关于长乐曲的复盘——注意,这是一个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