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数学不好,视野也不行

  • 包容万物恒河水
  • 2024-12-07 13:17:29
老刘数学不好,视野也不行。
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里说过:“带你们到这里来,还有一个重要目的:让你们明白运行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规律。在这之前,你们肯定把国家的运行想得极其复杂,它确实是复杂的,比你们想象的更复杂,但它最基本的规律却是十分简单的,我想你们已经知道了。必须首先保证这个国家有饭吃!我们每天都要为国家的公民提供一列车的味精、十列车的盐、一个大池塘的油、几座小山的米面,如果有一天供不上,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十天供不上,国家就完了!这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业稳,国家稳,十几亿人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饭碗论”、“底线论”、“红线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这些粮食安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2019年全球粮食贸易量8000亿公斤,差不多是我们全国粮食消费量的2/3,受covid影响,2021年全球粮食贸易量下降至6800亿公斤。这意味着中国如果不端稳自己的饭碗,光靠买粮,把全世界贸易中的粮买光了也不够中国人吃饭,中国如果不端稳自己的饭碗,全世界其他自己粮食自给率低靠贸易过活的小国统统都要饿肚子。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 115.6 公斤,人均猪肉、牛羊肉和蛋类消费量分别为 28.7 公斤、5.7 公斤和 14.6 公斤,人均奶类消费量 16.3 公斤。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 159.8 公斤,人均猪肉、牛羊肉和蛋类消费量分别为 32.9 公斤、3.8 公斤和 15.4 公斤,人均奶类消费量 8.9 公斤。
这样大的需求,我们没有对世界粮食市场形成冲击,也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进口形成竞争威胁,积极维持世界粮食安全环境,多边主义、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继续推动的可能。
毫不讳言的说,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就是治国安民之要政、保障安全之要端、济世安邦之要举。
粮食短缺才是比能源短缺更可怕的问题。世界上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国家真的不多,基辛格曾经说过:控制粮食,就控制了一切。
几个菜啊,让野生键政师们癫成这样?鼓吹着要我们放弃底线?放弃国本?
老刘数学不好,视野也不行老刘数学不好,视野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