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来抽一本《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 携隐Melody
- 2024-12-07 16:14:37
本周来抽一本《是我把你蠢哭了吗》。讲大脑的,英文原名是《The Idiot Brain》。
看名字就知道,作者是有点子幽默在身上的(英国作者,英式冷幽默)。前言和后记就是作者幽默的完美体现,前言里说,自己曾经跟同事讲,我要写书除非地狱结冰!现在对撒旦感到很抱歉。后记里说:谢谢老婆在读本书初稿时尽量忍住了不翻我白眼。
不过这类幽默往往很难翻译,在正文中有些地方翻成中文后读起来就有点别扭,但不影响理解哈。
这本书的角度很独特,解释了很多从原理上来说很「小」,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困惑。我虽然读了很多大脑神经学的书,大多都讲述的是系统性的知识,比如《情绪》讲的是大脑内情绪形成和作用的整个原理,《思考快与慢》讲的是人类行为决策的整个原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讲的是睡眠在大脑中运作的整个原理,它们很少覆盖零碎的小问题。
本书就是覆盖零碎小问题的。比如:
人为什么会晕车?
阴谋论为啥有那么多拥趸?
得寸进尺为什么屡试不鲜?
幻觉是怎么回事?
为啥半夜会被窗外的风声吓醒?
为什么聪明人吵架容易输?
Btw,对阴谋论感兴趣的可以去读《怪诞心理学7》,之前的推荐在这:
网页链接
作为一个常年晕车,严重晕船的人,我是在这本书里才第一次明白了背后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有三个判断我们是否在移动的系统,分别是:本体感觉、视觉系统、内耳液体。坐车的时候,这三个系统会打架,本体感觉:我车里坐着呢,没动啊。视觉系统:你没动,是窗外风景在动。内耳液体:不对!!管道内液体在晃动!你在动而且动得很快!
大脑不知道听谁的好,就「晕」了。
晕船为什么往往比晕车严重呢?因为视觉系统此时也觉得啥都没动了(水面一直是那样,不像风景那样在移动),冲突加剧了呀。
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也理解了我的恐高:为什么我心理上不害怕,生理上控制不住反应。我有次陪朋友去走高空玻璃栈道,走完一边腿软坐倒,眼泪刷刷狂流,一边跟朋友摆手:没事,我不怕,生理反应而已。那大约也是因为不同系统打架:有一个系统说没事!你在玻璃上!绝对不会摔下去!另一个系统:不对!!你在半空中,这个高度摔下去必死无疑,你快点惊恐发作!
总之类似这样的小知识很多,读起来非常有趣。推荐给大家~
老样子,转发抽,下周五开。
往期荐书合集:
纵横四海每周抽书合集
看名字就知道,作者是有点子幽默在身上的(英国作者,英式冷幽默)。前言和后记就是作者幽默的完美体现,前言里说,自己曾经跟同事讲,我要写书除非地狱结冰!现在对撒旦感到很抱歉。后记里说:谢谢老婆在读本书初稿时尽量忍住了不翻我白眼。
不过这类幽默往往很难翻译,在正文中有些地方翻成中文后读起来就有点别扭,但不影响理解哈。
这本书的角度很独特,解释了很多从原理上来说很「小」,但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困惑。我虽然读了很多大脑神经学的书,大多都讲述的是系统性的知识,比如《情绪》讲的是大脑内情绪形成和作用的整个原理,《思考快与慢》讲的是人类行为决策的整个原理,《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讲的是睡眠在大脑中运作的整个原理,它们很少覆盖零碎的小问题。
本书就是覆盖零碎小问题的。比如:
人为什么会晕车?
阴谋论为啥有那么多拥趸?
得寸进尺为什么屡试不鲜?
幻觉是怎么回事?
为啥半夜会被窗外的风声吓醒?
为什么聪明人吵架容易输?
Btw,对阴谋论感兴趣的可以去读《怪诞心理学7》,之前的推荐在这:

作为一个常年晕车,严重晕船的人,我是在这本书里才第一次明白了背后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有三个判断我们是否在移动的系统,分别是:本体感觉、视觉系统、内耳液体。坐车的时候,这三个系统会打架,本体感觉:我车里坐着呢,没动啊。视觉系统:你没动,是窗外风景在动。内耳液体:不对!!管道内液体在晃动!你在动而且动得很快!
大脑不知道听谁的好,就「晕」了。
晕船为什么往往比晕车严重呢?因为视觉系统此时也觉得啥都没动了(水面一直是那样,不像风景那样在移动),冲突加剧了呀。
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也理解了我的恐高:为什么我心理上不害怕,生理上控制不住反应。我有次陪朋友去走高空玻璃栈道,走完一边腿软坐倒,眼泪刷刷狂流,一边跟朋友摆手:没事,我不怕,生理反应而已。那大约也是因为不同系统打架:有一个系统说没事!你在玻璃上!绝对不会摔下去!另一个系统:不对!!你在半空中,这个高度摔下去必死无疑,你快点惊恐发作!
总之类似这样的小知识很多,读起来非常有趣。推荐给大家~
老样子,转发抽,下周五开。
往期荐书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