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梨 《涨红》——全文完结啦终于...

  • 多梨li
  • 2025-01-09 20:30:57
多梨 《涨红》——

全文完结啦

[赢牛奶]

终于——
写完啦!!!

其实,从文章一开始连载的时候,千岱兰就遭受过不少指控,因为她不够完美,不够善良,不够无私,因为她擅长说谎,因为她的“厂妹”身份。

如果永远写富人与富人相爱,那该多无聊啊。
爱才不是奢侈品。
它才不是富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其实,这本文最初的雏形在去年,近一年来,我断断续续地为岱兰的工作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我跑去广州深圳,跑去杭州四季青,我同那边的档口、买手、不同的服装店主,包括一批和二批的商家打交道。
我甚至还成功“卧底”了不少拿货群,为了更真实一些,我还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衣服(X),很多吊牌至今未拆。

有些时候,很多东西是需要亲自体验的;譬如我一开始写,岱兰在档口上班的时候,吃的是盒饭,因为东北盒饭很火嘛;但当我提到这点时,沈阳的朋友告诉我,档口小妹不会吃盒饭的,因为盒饭一般重油重盐,很多时候,是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人首选;档口上班的小姑娘们,更喜欢吃“精细”点的小东西,譬如麻辣烫粉丝米线之类的。

受到启发后,我开始去不同品牌店里接触销售,来分析她们让我心甘情愿下单的服务和话术,分析销冠和普通导购服务的区别;我观察不同的服装店铺,搜集2010年的时尚杂志和报纸,来更了解岱兰的工作内容。

只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岱兰的人格塑造。
优秀的销售一般都过目不忘,甚至会细心记下顾客的每一句话、喜好、选择,这些东西,我也都给了岱兰。

其实,“厂妹”被污名化,是我最难受的一个地方。我曾在一个初中里短暂借读过一年,那个初中的升学率很低,一个班级五十多个人,可能只有个位数的人能读普高,剩下的只能去职高。
我在那里读了近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很茫然。

后来,我看了些关于“杀马特文化”和工厂打工姑娘的纪录片,里面记录的,大部分都是这些处于迷茫时期的、十四五、十五六的少年们。

很多时刻,她们“凶狠泼辣”,其实也只是一种自保手段;就像纪录片中的采访,很多人将自己头发弄成爆炸型、彩色,也只是渴望得到关注。

我讲这些,不是想高高在上地同情,而是尝试去共情——可是,在这个过程中,连我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我有一种傲慢,有一种俯视感。
就像一些摄影师,会刻意去拍摄“城市的伤痛”,将摄像机对准那些摆小地摊的爷爷奶奶们,拍得非常可怜——可实际上,或许老人并不觉得自己生活可怜,或许老人只是闲不住出来摆摊,这种玩弄照片营造出的“惨”,真的很傲慢。

当我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岱兰。

她就是个不需要同情和可怜的姑娘。
厂妹怎么了,她一开始就能大大方方介绍自己的工作,一个自食其力、勤奋努力的厂妹;
她不需要做到完美,她有自己的缺点,她会在物欲膨胀时忘掉初心——这没什么可指责的,我小时候的初心还是想当老师、每次过家家都要当老师用教鞭打人呢,现在发现我当老师只会误人子弟。

所以后期的岱兰有一段时间是“飘”的,物欲横流最能消磨人的意志,而她已经做得很好很好。
也能最终意识到自己跌入物欲的陷阱。

而叶洗砚,他一开场就是“完美无暇”的,因为那时的他和岱兰都未袒露各自的“阴暗”面。
哪里有完美无瑕的人呢,他也有缺点,只要懂得自省,那缺点就算不上什么。

岱兰和叶洗砚都是善于反思、总结错误经验的性格,所以,未来的他们仍旧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产生分歧、争吵,但请放心——
吵架只是他们更了解彼此的方式。
他们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方永远保持没有缺点、永远完美无瑕”。

看清对方所有,仍旧深爱她/他。

爱上真实的彼此,即使知道会痛楚、却依旧主动去握对方的手——

他们还会继续走下很多个十年。

好啦!
至此,全文完结。
多梨 《涨红》——全文完结啦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