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书店畅销书架上有一本书叫Scheiß...
- Theorois
- 2025-01-16 15:35:05
之前看到书店畅销书架上有一本书叫Scheiß auf Selflove, gib mir Klassenkampf,这个书名就很劲……大概可以翻译成《去他的“自爱”,给我阶级斗争》。作者是Jean-Philippe Kindler,德国讽刺作家,这是一本关于欧美社会现象的书,出版于2023年。
Selflove/selfcare/selfhelp……总之无论换成什么词,自爱的概念如今在网络上是很受欢迎的。大体是说在原子化的社会中自我负责的态度,从衣食住行到情感心理,都要“自爱”。让你感到不快的人,请对方离开你的生活。对你的健康无益的食物,弃之不惜。
同时,欧美年轻人的文化潮流还体现在语言敏感度上,在自爱的同时要从社会政治层面尊重他人——white dreadlocks会冒犯他人吗?我是不是有ADHD?某个前任是否NPD?……似乎年轻人关注一系列敏感的身份政治议题,同时热爱环保,关心碳排放。diversity当然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话题。这个公司/学校的性别比如何?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如何?
总是个体。个体的标签。个体需要被看见,需要被认可,扩展至无边际的个人意识……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这套听上去高度政治化的话语体系,在作者眼中,恰恰是对政治最漠然的(=温和左),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资本主义体系继续运作的前提下。而在这个体系里,真正的命运只有一组:剥削与被剥削。
“比起被剥削的共同命运,更能受到关注的是’被歧视者’的个体命运。我们通过语言政治的干预来关注个体,比如’公司的董事会不应该更多元化吗?’’谁对哪一个议题更有发言权?’”
“……问题在于,一个构成多元化(divers zusammengesetzt)的统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相应的,在冷冻肉厂工作的工人阶级也可以有着多元化构成,这也改善不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争取diversity,争取的也是让更多人拥有做奴隶的资格。
目前看了五分之一,还在进行问题描述和社会现象批判,也不知有无方案。毕竟不是新论调,但人确实是这么健忘,需要一再被提醒。以自爱/自我负责为核心的概念群就像是一颗注定要爆炸的超新星,乐观的预期也不过是比我们这一代人活得久……
Selflove/selfcare/selfhelp……总之无论换成什么词,自爱的概念如今在网络上是很受欢迎的。大体是说在原子化的社会中自我负责的态度,从衣食住行到情感心理,都要“自爱”。让你感到不快的人,请对方离开你的生活。对你的健康无益的食物,弃之不惜。
同时,欧美年轻人的文化潮流还体现在语言敏感度上,在自爱的同时要从社会政治层面尊重他人——white dreadlocks会冒犯他人吗?我是不是有ADHD?某个前任是否NPD?……似乎年轻人关注一系列敏感的身份政治议题,同时热爱环保,关心碳排放。diversity当然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话题。这个公司/学校的性别比如何?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如何?
总是个体。个体的标签。个体需要被看见,需要被认可,扩展至无边际的个人意识……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这套听上去高度政治化的话语体系,在作者眼中,恰恰是对政治最漠然的(=温和左),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资本主义体系继续运作的前提下。而在这个体系里,真正的命运只有一组:剥削与被剥削。
“比起被剥削的共同命运,更能受到关注的是’被歧视者’的个体命运。我们通过语言政治的干预来关注个体,比如’公司的董事会不应该更多元化吗?’’谁对哪一个议题更有发言权?’”
“……问题在于,一个构成多元化(divers zusammengesetzt)的统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相应的,在冷冻肉厂工作的工人阶级也可以有着多元化构成,这也改善不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争取diversity,争取的也是让更多人拥有做奴隶的资格。
目前看了五分之一,还在进行问题描述和社会现象批判,也不知有无方案。毕竟不是新论调,但人确实是这么健忘,需要一再被提醒。以自爱/自我负责为核心的概念群就像是一颗注定要爆炸的超新星,乐观的预期也不过是比我们这一代人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