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苹果公司不再允许互联网企业擅自获...
李小粥的茶水间
2021-03-24
0
首页
>
科技
苹果公司不再允许互联网企业擅自获得用户的手机标识IFDA,引来国内一众巨头的反扑。
我这波无条件站苹果,国内的巨头们真应该收敛一下,不要再无底线透支用户信任,更不要无底线的占用户便宜了。
先说下苹果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一句话总结,限制互联网公司收集用户数据。
再通俗点,让互联网公司无法知道“到底是谁在用他们的APP”。
因为如果拥有这个能力,互联网巨头就可以做出很多令人诧异的事情。
这些事情有些是正面的:比如智能推荐、定制化服务;
有些是中性的:比如精准营销;
有些是绝对负面的:比如差别定价、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
但是上述这些事情,从技术角度看,都是一个逻辑:对单个用户进行差别化对待。
而前提也一样:能识别到单个用户,知道访问APP的人,到底是有钱的富二代张翠花、还是流水线打工人王二狗。
之前如果是安卓手机,APP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识别单个用户,而苹果手机则比较麻烦,主要是通过IDFA。现在苹果的做法就是,你APP要想识别单个用户的IDFA的时候,必须让用户知情,也就是
“用户知道自己正在被互联网公司识别”。
一旦这个权利被开放给用户,一定会被用户大量使用。
于是互联网企业不再能识别到用户,也不再能够做精准营销,甚至无法大数据杀熟了。
这一定会让互联网巨头的利润大大降低,但换来的,是用户获得更好的隐私保护,以及实实在在的在价格收益。
APP不再因为你昨天搜索了一个电脑,今天就给你推送铺天盖地的电脑广告;
也不会因为识别到你是个订酒店不用优惠券的土豪,于是在你打车的时候也悄悄涨价。
这个逻辑,也不仅仅限于苹果和互联网巨头。今天315晚会曝光的一个案例也类似:
你在线下逛商场的时候,被人脸识别到,商家就知道你的身份和其他信息,然后对你针对性进行推荐和差别定价,同时拉黑一些有黑历史的、不受欢迎的客户,比如暗访记者,比如特别喜欢投诉和讲价的客户。
人脸识别,也是通过收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来识别单个用户,于是店家“知道了谁正在逛我的店”。互联网巨头们渴望的“知道谁正在访问我的APP”逻辑一样。
这背后还有一个大原则:谁能更精准的识别单个用户,并且知道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比如性别、年龄、地域,甚至是收入、爱好、性癖、海王指数、冲动消费倾向),谁就能从用户身上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谁能更无底线的侵犯用户隐私,谁就能更精准、更充分的获得上述信息。
在国内互联网环境日益恶化,国内各大巨头都为了增长和利润、争先比烂的时候,苹果公司做出实实在在的限制举措来打破这个比烂的循环,也是特别不容易。
苹果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淘宝特价版给拼多多送芒果,网友:这是什么操作?
下一篇
#阿里成立社区团购事业群#:投入不设上线,靠“推地推”抢市场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