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应成为法律主体
- 光明日报
- 2024-08-17 15:02:51
人工智能是否应具有法律主体地位【人工智能不应成为法律主体】学术贵在争鸣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孙良国:人工智能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人类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引领世界,就必须设计能够支撑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机制。其中,法律作为治国之重器,应当在人工智能的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中,一个重要议题是,人工智能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主体。在世界范围内,此问题引起了巨大的学术争论和社会争议,不同甚或对立的观点不断登场,远未达成共识。笔者的观点是,人工智能不应当成为法律主体。
从实证法的角度看,立法机关可以通过法律认可任何组织、实体或者其他事物作为法律主体。任何突破传统法律制度的新制度,都必须是经过价值判断后的恰当结果。人工智能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主体,取决于如下价值判断:既能够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消除人工智能的不当风险。技术变革往往会伴随风险,但只要风险可控且不会对人类价值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那么法律就应采取最优措施来抑制风险。考虑当下功用,兼顾长远影响,总体来看,维持目前法律制度,不赋予人工智能以法律主体地位,是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最优解。
网页链接
从实证法的角度看,立法机关可以通过法律认可任何组织、实体或者其他事物作为法律主体。任何突破传统法律制度的新制度,都必须是经过价值判断后的恰当结果。人工智能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主体,取决于如下价值判断:既能够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消除人工智能的不当风险。技术变革往往会伴随风险,但只要风险可控且不会对人类价值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那么法律就应采取最优措施来抑制风险。考虑当下功用,兼顾长远影响,总体来看,维持目前法律制度,不赋予人工智能以法律主体地位,是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