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继续蛋AI对于新闻工作(尤其是写作)...
- 祝佳音
- 2025-02-01 14:45:31
工作之余继续蛋AI对于新闻工作(尤其是写作)流程中出现的一些雷。
假如我输入一篇采访录音,做好适当的标注或者不做标注,然后让AI“阅读录音,整理、归纳并尽量理解其内容,并根据录音生成一篇文章”——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他文法文风逻辑之类的问题先不谈,主要谈“AI幻觉”。
“AI幻觉”的意思是,就算你猛烈对AI做出要求,要求其“所有内容必须严格来自于采访录音,不允许任何自行添加、推测、禁止使用任何外部知识,包括细节补全修正、场景细节描写等” ,它仍然会满口答应然后给你胡逼编。而且编造内容之华丽细节之充沛,就好像它磕大了然后目睹了这个场景一样。这个问题,就我目前的感觉,几乎是不可解决的。AI自己告诉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图1)——这段话里最关键的部分是,AI从本质上是通过概率“预测下面要生成什么”,它不能区分“已知”与“未知”,并且被训练为“输出流畅的内容”。这就导致它控制不住地用生成的文字填充它认为过度缺失的内容。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这基本上就是死罪了。当然,你可以让它写,然后要求它进行事实核查(不顶用,你自己还得来一遍),或者你让它写,你自己进行事实核查。但是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这种丝毫不能带来快乐的精力输出会让你觉得还不如自己写呢。
我在这几年其实在工作中更多担任的是编辑角色。其实当编辑,给人修改文章也是很好玩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感觉和揣测到写作者在写下从全篇到某些章节甚至某个句子时的想法,你赶在所有人之前和作者交流了一下!然后你就可以根据作者本身的特质、喜好和风格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整理思路。而且鼓励、威胁和欺骗作者超越自己达到巅峰也是非常快乐的!其实干这活儿的快乐程度不亚于自己写——但对AI作者就不是这样,你完全没有和活人配合工作的快乐,你也搞不清楚它在想什么(或者说你很清楚它什么也没想),这也导致你对它的修改建议总是感到十分苍白无力。而且对AI的指令优化有时候就像噩梦……它没有感情,所以你对他说话也觉得没劲儿……
用AI写小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那些想用AI辅助报导写作的朋友,我的建议就是……仔细检查,认真检查。用和你实际写付出的精力一样多地去检查AI写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它写的话。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这条狗很狡猾!另外,500字以下可能还凑合,500字以上就完全得不偿失了。
假如我输入一篇采访录音,做好适当的标注或者不做标注,然后让AI“阅读录音,整理、归纳并尽量理解其内容,并根据录音生成一篇文章”——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他文法文风逻辑之类的问题先不谈,主要谈“AI幻觉”。
“AI幻觉”的意思是,就算你猛烈对AI做出要求,要求其“所有内容必须严格来自于采访录音,不允许任何自行添加、推测、禁止使用任何外部知识,包括细节补全修正、场景细节描写等” ,它仍然会满口答应然后给你胡逼编。而且编造内容之华丽细节之充沛,就好像它磕大了然后目睹了这个场景一样。这个问题,就我目前的感觉,几乎是不可解决的。AI自己告诉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图1)——这段话里最关键的部分是,AI从本质上是通过概率“预测下面要生成什么”,它不能区分“已知”与“未知”,并且被训练为“输出流畅的内容”。这就导致它控制不住地用生成的文字填充它认为过度缺失的内容。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这基本上就是死罪了。当然,你可以让它写,然后要求它进行事实核查(不顶用,你自己还得来一遍),或者你让它写,你自己进行事实核查。但是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这种丝毫不能带来快乐的精力输出会让你觉得还不如自己写呢。
我在这几年其实在工作中更多担任的是编辑角色。其实当编辑,给人修改文章也是很好玩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感觉和揣测到写作者在写下从全篇到某些章节甚至某个句子时的想法,你赶在所有人之前和作者交流了一下!然后你就可以根据作者本身的特质、喜好和风格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整理思路。而且鼓励、威胁和欺骗作者超越自己达到巅峰也是非常快乐的!其实干这活儿的快乐程度不亚于自己写——但对AI作者就不是这样,你完全没有和活人配合工作的快乐,你也搞不清楚它在想什么(或者说你很清楚它什么也没想),这也导致你对它的修改建议总是感到十分苍白无力。而且对AI的指令优化有时候就像噩梦……它没有感情,所以你对他说话也觉得没劲儿……
用AI写小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那些想用AI辅助报导写作的朋友,我的建议就是……仔细检查,认真检查。用和你实际写付出的精力一样多地去检查AI写的东西——如果你一定要它写的话。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这条狗很狡猾!另外,500字以下可能还凑合,500字以上就完全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