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心脏骤停

  • 徐嘉博士
  • 2024-11-30 06:01:57
男子心脏骤停4小时后奇迹发生了
【防治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四分钟⏱️,在救治猝死的病人时,一分钟之内使用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病人存活率能高达90%。

如果没有AED的话,猝死这种突发的事件,死亡率几乎是九成❗配备了AED当然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但百密总有一疏,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最好的防治呢?

最好的防治就是不发生猝死,对不对?我不排除以后可能会有更好、更多的方式,但我们现在能做到什么?♂️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说,特别是不熟悉我们平台的小伙伴会认为:这就是一个偶发性的事件,是概率问题,总会发生的。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因为当两个人中,其中一个平时的心血管较干净、整个血液系统较健康、血管硬化较少时,他在高负荷(如剧烈运动♂️)或血压较高的情况下,心脏沯血强度虽大,但因功能正常、血管畅通,更容易熬过这一关。对他来说,猝死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很多人认为,猝死问题一般是中老年人才有,但这是错误的!国际卫生组织已经了解到,动脉硬化和粥样动脉硬化的初期形成斑块,是从儿童期就开始的。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已经进入发展的阶段了。

所有的动脉硬化,其实经历了漫长的20到30年发展⏳,到后期才会显现出明显斑块、动脉硬化和血管变窄,但到那时已经是后期病变了。⚠️

而在前期的发展中(儿童到青少年期间),如果长期食用高脂、高红肉的饮食,研究表明,这会大大提升中年之后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

所以,年轻人(甚至运动员)猝死,可能与饮食不当或血管功能(内皮组织)已受损有关。这会在剧烈负荷时,输出能量及沯血时造成障碍⚡。

因此,大家不要小看,认为这是偶发性的事件❗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要定期检查身体,尤其要关注饮食习惯。现在流行的增肌饮食、高蛋白饮食、动物性饮食可能也存在问题。

近年来,流行的各种不当饮食️可能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最终引发猝死的现象。所以,大家要认真正视这个问题!

✨本文撷取自《健康资讯解读》 余小涛老师的回答

微博健康公开课 非药而愈 @微博健康
防治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