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葛剑雄老师的《中国人口发展史》...

  • 平如恒的博物笔记
  • 2022-09-02 05:39:25
根据葛剑雄老师的《中国人口发展史》做了一个图表。

中国历史人口数量的发展是一个波浪线。每当社会安定,经济平稳之时,人口就会激增;而当自然灾害、疾病流行、战乱之际人口数量就会爆减。一般来说,王朝更替之际是人口数值的谷底,而人口数量的峰值一般发生在王朝的后期,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唐朝,明皇盛世就是人口高峰,安史之乱以后近二百年,再也没有达到这个峰值。

中国古代两千多年人口数量发展来看,人口数量是缓慢增长的,越到后期增长速度越快,从汉代的峰值6000万人,到唐代峰值9000万,再到宋代的峰值1亿2000万(这个数据包括了南宋、金、西夏、大理),再到明代的近2亿,清乾隆年间又超过2亿,到了道光30年达到封建王朝的巅峰4.3亿。

人口规模与农牧业提供的食物数量相适应,而人口数量的突破则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战争会带来人口数量的锐减,而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又会引发瘟疫,伴随着行政机构的解体,平民得不到救助,而粮食无法供应,还会引发屠杀,这也是王朝更迭之际人口数量谷底的原因。

有个常令人忽视的地方,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由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构成,地主不事生产,由农民供养。两者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当的比例,社会供求关系才能平衡。当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一倍时,用不了多久,这一供求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

此时一般会有几种解决方法:1、迅速增加农民人口,然而人口增长有其客观规律和必须条件,地主的人口增长往往更快,迅速增加农民人口绝无可能。2、提高劳动生产率,即提高农民的供养能力。3、加重农民的剥削量,可这也是有限度的,会降低农民的人口增长率。4、缩减地主人口,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却很难实现。

最终,只能靠外力来强行解决。 在遭受自然灾害时,地主比农民有更好的解决措施来防范风险,而发生战争动乱、外族入侵,地主受到的打击会更大。失去了特权,地主的生存能力远不如农民,地主人口的减少比例要比农民更高,当新秩序恢复时,地主占人口的比例会下降到较低的水平,缓和了土地矛盾。可有无阶级人口增长的不平衡,这种局面维持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王朝会有兴衰,很难有百代不易之江山。读书笔记
根据葛剑雄老师的《中国人口发展史》...根据葛剑雄老师的《中国人口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