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在翻阅诸多宋朝资料获知:苏东坡青年时期, 朝廷之上闪耀着一大批淳儒贤臣。他们各司其职,忠心耿耿,为中国文化的传承立下过汗马功劳。至北宋将亡之际, 此等贤臣已悉数凋零,或是丢官去位,或是终老故乡。在朝廷第一次迫害儒臣,排除御史台的守正不阿之士,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位置的若干小人取而代之, 此时至少尚有二十余位纯良儒臣,宁愿遭受奸佞小人之毒手,也不肯背弃忠贞正义。等到第二次党争祸起,在愚痴的童子帝王统治之下,忠良之臣大多已经死亡, 其余则在流谪中弃世。今天,教训,陈列在我们面前,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宋朝国力之消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藉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危害之烈,再没有如庸妄之辈大权在握,独断独行时之甚的了, 小人为之疯狂,君子为之叹息。在一个国弱民弱,文化人遭遇挫折,小人得志的时代里,一颗文化艺术的智慧之星在一个又一个安静的角落巡游,他不时的醒来,又不时的睡去,在期盼着清明盛世的路上,艰辛的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