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曝光可拦截大陆反舰导弹、却有多处严重缺陷?

夫子倬天下  夫子倬天下     2021-06-11      0

首页 > 军事

​​7日,台湾一款最新型武器曝光!

台岛科学院研制的 “海剑羚”反导弹导弹,登上舰艇,进行测试。然而细看之后,不难发现,这一拼凑性的设计恐怕威力很有限。

一张台岛海军高雄号舰艇的照片显示,这一导弹系统已经进行装舰测试。这一舰艇目前是台岛科学院的测试舰。最新的照片显示,舰艉安装有岛上爱好者期待已久的“海剑羚”近距防御导弹,其设计用于拦截对手的反舰导弹。

这一舰艇原本是LST-542号坦克登陆舰,目前编号为LCC-1“高雄号”。这一安装“海剑羚”短程导弹系统的照片,显示这一台岛海军自行研发的近距防御武器已进入海上测试的阶段。

海剑羚系统仿效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 )的RIM-116 “海拉姆导弹”(全称“滚动弹体导弹系统”)的设计。其导弹本身是一枚天剑1型短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的改进型,配备了较大的火箭发动机,提高发射时的飞行速度。该导弹还进行了其他的大幅度改造,其概念模型于2015年在台北国际航太展期间第一次亮相。

这一导弹的设计不断在改变,例如从原本的4片尾翼改成8片,目的是改进导弹发射后的稳定性。但这被一些分析者质疑是否在气动控制上存在技术不足的问题,增加尾翼数量可能对阻力、侧向机动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还有照片显示“高雄”号舰艉的海蜂眼雷达、海剑二导弹发射箱,以及尾端的海剑羚发射系统。

海拉姆导弹是美国、德国联合研制的第1种导弹化的舰艇近距防御系统,采用AIM-9空空导弹的弹体、毒刺防空导弹的制导头,并不断进行大量改进。比起火炮方式的类似系统,其最大的好处是导弹的拦截效率能够增加数倍,例如火炮1次只能应付1个威胁目标,但海拉姆导弹发射之后,系统即可转向攻击其他目标,因此可以快速的连续发射数枚导弹,对付多个威胁目标。

与之相比,台岛这一新武器存在若干明显问题,一是其导弹似乎比海拉姆要大了一截,进而导致导弹发射器也更为庞大。这可能是因为台岛科技力量无力打造像海拉姆那样小巧、与普通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体积相当的弹体,不得不选择了加大体积,这对导弹的控制能力、机动能力、导弹发射器的转向瞄准能力都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海拉姆系统主要依靠其他更为先进的舰艇雷达、光电系统提供来袭目标的信息,特别是难以探测的超低空反舰导弹,而台岛海军这方面能力明显低于美国等大国,这会严重压缩台岛相关导弹系统的反应时间和拦截效果。

在大陆方面,红旗10导弹系统是与海拉姆设计概念接近的一种近距反导弹系统,它早已服役多年,安装在航空母舰等武器平台上,这也说明了大陆与台岛的军工实力层面的巨大差距。

高雄号原先是美国海军杜克斯郡号坦克登陆舰,台岛海军于2017年交给科学院担任海用武器系统测试平台。现在高雄号上安装有各种测试装备,最显眼的是舰舯的国产相控阵雷达,俗称“国产神盾”,后方还有测试中的垂直发射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各国现代主力军舰最主要的探测和武器设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