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模最大的陆战旅:下辖10个营的空突旅,为何1辆坦克没有?

星空军事  星空军事     2021-12-04      0

首页 > 军事

​​自近年来中国陆军完成由“师-团”到“旅-营”的军改以来,先后有合成旅、炮兵旅、地空导弹旅、陆航旅等新型作战单位现身,大大提高了陆军在新态势下的战斗力。其中,合成旅又可分为重装旅、中型旅等,重装旅战斗力最强悍,而中型旅更加机动灵活。实际上,在此之外,还有一个诞生时间较晚,但由于作战思路新颖、装备结构独特,而备受外界关注的作战单位,这就是国内的空中突击旅,简称空突旅。

空突旅最重要的平台就是直升机空突旅最重要的平台就是直升机


到目前为止,官方共公布了3个空突旅,其中2个属于陆军,1个属于空降兵部队,三者的组织架构和装备构成相差无几。早前外界曾认为,1个空突旅应该是下辖8个营,包括1个武装/侦查直升机营,2个武装直升机营,2个运输直升机营,2个步兵营和1个支援保障营。但随着官方对空突旅训练过程的进一步披露,外界发现空突旅的实际编制,应该比上述8个营的结构要更大一些。目前来看,空突旅应该是下辖10个营,也就是在上述8营编制之外,再增加1个运输直升机营和1个步兵营,使得空突旅成为目前国内编制最大的旅级陆战部队。这种架构,也造就了空突旅两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报道中空突旅装备的大量直升机报道中空突旅装备的大量直升机


第一,装备非常特殊。像重型旅这种典型陆战部队,拥有包括99A主战坦克、04A步兵战车及自行火炮等大量重型装备。显然,空突旅不会使用这些重装备,其执行的绝大部分作战任务,都是通过直升机来完成。这样一来,原本陆战部队中通常由主战坦克突破、火炮提供火力支援、防空部队负责空中掩护、步兵战车伴随行动的基础格局,到了空突旅却变成武装直升机提供防空和伴随火力支援,运输直升机提供兵力运输,从空中迅速将步兵投放到战场的模式。这种别具一格的作战方式,直接导致空突旅的作战定位,与重装旅形成了非常显著的区别。

武装直升机是空突旅的作战核心武装直升机是空突旅的作战核心


第二,作战区域往往在对手侧翼或后方。一般来说,重装旅由于火力和装甲水平较高,因此突防能力也很强,往往担负着重装推进、从正面撕开对手防线的重任。相比之下,空突旅没有99A、04A这些重型武器,需要在运输、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利用直升机基本不受地形限制的空中优势,飞跃至敌方侧翼、后方,或者将会撤退的关键区域,凭借出其不意、快速机动的特点完成作战任务。与早年各国争相组建的空降兵部队有些类似,只是作战距离更短,使用的也是体型更小、起降要求更低的直升机。不谋而合的是,不仅中国由空降兵部队改编组建了空突旅,美国也将原有的101空降师改建为101空中突击师。

不受地形限制是直升机的重要优势不受地形限制是直升机的重要优势


就目前来说,国内空突旅装备的直升机主要有5种型号,分别是直-19、武直-10、直-20、直-8和米-171。在这5种直升机中,直-19是在直-9基础上研发的一款轻型武装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在5吨左右,主要凭借小巧灵活的优势进行武装侦察,为部队行动提供情报支援,在必要时也可加入空中编队,直接进行火力支援,但火力持续密度和作战范围稍弱一些。理论上来说,体型较小的直-9,也比较适合作为救护直升机,但目前官方关于空突旅的报道中,一直没有出现直-9救护直升机的身影,这只能算作外界的猜测。

直-19是空突旅装备的最小直升机直-19是空突旅装备的最小直升机


武直-10则是一款国产8吨级中型直升机,其外部挂架可以搭载机枪、机炮吊舱或火箭弹,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搭载反坦克导弹时,成为最有效的反坦克火力。当然,武直-10也可以搭载国产天燕-90轻型防空导弹,攻击敌方的直升机或无人机。总的来说,武装直升机就像火炮、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的集合体,并拥有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的优势,成为空突旅最犀利的火力前锋,因此武直-10的装备数量已经非常可观。

武直-10的火力非常关键武直-10的火力非常关键


直-20是一款国产10吨级运输直升机,一般认为其技术原型是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购买的“黑鹰”直升机。而实际上,其在外形和作战定位、性能上,确实与美国“黑鹰”有些相似,但又融入了自身的需求和新型技术(比如桨叶数量),总的来说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中型运输直升机。其在空突旅的定位,主要是运输人员(特殊情况下也可外部吊挂装备),一般认为,直-20在正常情况下会搭载11到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留有一定功率剩余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在紧急情况下,也具备搭载18到20名人员的能力。

直-20与美国“黑鹰”颇有渊源直-20与美国“黑鹰”颇有渊源


最后的直-8和米-171,都是比直-20更大一些的13吨级中型直升机。其中前者是在法制SA-321“超黄蜂”直升机基础上,经历数十年持续改进而来,目前陆用的最新型号是直-8L。而后者则是从90年代起,就一直向俄罗斯引进,总计购买数量超过300架。这两者与直-20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直-8的最新型号直-8L和米-171,后部都有一个可以打开的舱门,因此可以搭载国产“山猫”系列全地形车,这对于空突旅的步兵部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搭载“山猫”的米-171搭载“山猫”的米-171


由直升机运输的轻装步兵部队,在作战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火力不足。毕竟只能由单兵携带自动步枪、机枪、火箭筒或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等单兵武器,虽然有武装直升机提供火力支援,但难以达到指哪打哪的效果。在抵达战场之后,步兵部队最能依赖的,还是手上直接掌握的装备,使得步兵离机之后的机动、火力及防御能力,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在“山猫”系列全地形车加入之后,形势就有了巨大的变化。 

仅靠步兵携带的“筒子”还是缺乏安全感仅靠步兵携带的“筒子”还是缺乏安全感


在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示了“山猫”全地形车的多种改型车辆,搭载107毫米火箭炮、转关火炮,甚至是120毫米迫击炮,这种由机降部队直接掌握的重火力,可以与空中的武装直升机形成“1+1>2”的协作效果。而“山猫”在后部不搭载武器时,可以运输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作为重武器运输车、战场后勤保障车来使用,凭借1吨左右的载荷几乎可以实现“任意变形”。而在直-8L和米-171可以舱内运输“山猫”的情况下,意味着完全能在局势紧急时顶上一线、快速运输“山猫”支援地面部队,不存在直升机外挂武器装备时的诸多限制,对战斗力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山猫”大家族变形车辆种类繁多“山猫”大家族变形车辆种类繁多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像空突旅这种新型作战单位,实际上是由运输直升机搭载轻型作战单位,在武装直升机配合下作战,完全可以由陆航旅和轻型合成旅取代,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直升机运输部队机降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实则对于直升机和步兵之间的配合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大编队作战时,登机、下机、武装直升机伴随火力支援,都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训练,才能达到比较娴熟的水平,尤其是对时间的把控,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实战中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美国陆军精锐部队1993年在索马里折戟沉沙。

因此,空突旅看似只有3个步兵营,但是每个营都是经过充分训练、技战术能力过硬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可以作为“空中战车”使用。相比之下,陆航旅和轻型合成旅配合训练时,合成旅各部队只能有少量时间体验机降作战,实际上还是将直升机视为 “空中卡车”,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大编队直升机作战对配合要求很高大编队直升机作战对配合要求很高


就目前来看,一个空突旅下辖的3个运输直升机营,一次大致可以运输一个空突旅建制下的步兵营。在武直-10和直-19的支援下,远行数百公里机动作战,撕开敌方突破口,稳固战线。这时,训练相对较少的普通轻型合成旅,就能在陆航旅的支援下,作为后续部队在低威胁状态下抵达战场。本质上与陆军将重装土豪旅作为精锐部队使用,同时又配备大量“准土豪旅”、中型旅配合类似,空突旅实际上也只是直升机机降作战中的先锋,而不是唯一。

空突旅目前的10制突击班空突旅目前的10制突击班


当然,目前国内空突旅的武器装备,并不能称得上是完美,尤其是在直升机方面,还有很大不足。首先,武直-10和直-20两款直升机,虽然都是国内近年研发成功并量产的新机型,整体性能也比较优秀,但两者共有的一个缺点是,所使用的直升机功率仍有不足,这也使得武直-10原本计划的10吨最大起飞重量,最终被削减到8吨左右,甚至还取消了原计划搭载的毫米波雷达,限制了其火力密度和作战能力。而直-20也与之类似,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直接导致直-20在高原、沙漠等严酷环境下的作战水平,与早年规划还有一定差距。

直-8L还算不上重型直升机直-8L还算不上重型直升机


而除此之外,直-8L和米-171一般认为仅仅是过渡而已。其搭载的“山猫”全地形车虽然机动灵活,并且能在运兵车和重武器搭载车之间切换,但毕竟只是一款体型较小的轻型车辆。相比之下,与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配备的M-777型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和轻型装甲车辆还有很大差距,而出现差距的关键,就在于重型直升机。

目前,美国空中突击部队装备了大量CH-47系列重型直升机,其后期型号最大外挂重量在11吨左右,可以游刃有余地吊运轻型装甲车辆、M-777,甚至需要维修的“黑鹰”直升机机体。而国内目前并没有水平与之接近的重型直升机,只能被迫使用直-8L和米-171过渡,即使已经有与M-777类似的AH-4超轻型榴弹炮,并成功出口,但自身却没有装备。

美国CH-47 确实令人羡慕美国CH-47 确实令人羡慕


至于直-19轻型武装直升机,许多人认为随着武直-10日后真正成熟之后,由于直-19战斗力较弱,将会被逐渐被取代。但事实上,直-19反而是目前唯一性能真正符合空突旅需求的型号。因为直-19本身就是凭借机动灵活的优势,担负武装侦察和伴随支援的任务,虽然载弹量、航程没有武直-10那么强,但胜在后勤、起降、训练要求较低,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仍然有独特优势。像美国空中101空中突击师,就也装备了吨位与直-19类似的,OH-58D“基奥瓦勇士”轻型侦察/武装直升机。因此,直-19还将稳固的在空突旅中发挥作用。

典型的空中突击作战模式典型的空中突击作战模式


总的来说,随着国产武直-10和直-20的不断完善,空突旅的战斗力还将迎来新的提升,但与美军空突部队还有一定差距。预计2030年前后,中俄联合研制AHL重型直升机量产服役,将极大地提升空突旅“随身携带”重型火力的能力,从而实现直接支援作战,届时空突旅也将蜕变成一支具备强大机动火力的“空中雄鹰”,能够坚定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任务。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