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为何不敢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

百有一用斋  百有一用斋     2022-03-07      0

首页 > 军事

​​Original 张3丰 城市的地得 2022-03-06

 

 

Image

 

德国人在等待乌克兰难民
 

 

张丰按:我有一位朋友是军事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不是军迷而是研究者),以往在和他的讨论中我获益很多。他的文章大多是付费阅读,今天从他那里约来一篇谈核威慑的文章,回馈大家——本文赞赏收入将转交给作者本人。

 

 

禁飞区是怎样可能毁灭世界的

 

吴温江

 

近日,泽连斯基也呼吁欧美建立禁飞区了,但大哥们同上次面对声泪俱下的乌克兰女记者时一样,总是说“No.”,因为这会使他们冒直接参战的风险,而且大家都相信,介入一场由一个核大国发起的哪怕再小的战争,也可能引发核战争,何况普京已“勿谓言之不预也”。兹事体大,的确要严肃,弄不好就是地球毁灭。

 

不得不感叹,冷战结束已足足30年,世界对核大战那一套的确太过生疏。

 

不过世界总还要会思考吧。禁飞区怎么就会毁灭世界呢?姑且让我们梳理一番。推理的起点当然是俄已宣布设置禁飞区就将视为宣战,但显然还必须加上一条决定性的前提——只要欧美与俄交战,必定存在失控风险,最终可能迈过核门槛。

 

传统理论长期认为,所谓核威慑,主要是以核武力慑止对手对自己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但实际上,核武器能否迫使对手不敢对自己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甚至不利行动呢?当然可以,特别是在对手无核的情况下。只要动辄真敢核平对手,谁惹得起啊。

 

然而战后人类核军事史的特殊之处正是在这里,核国家主动承担了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义务,而且是认真的。这不是因为他们高尚,而是因为非如此不能阻止所有有条件的国家竞相拥核的浪潮,那样世界将成为恐怖的地狱。即使如此仍然不乏后起之秀呢。

 

核国家还心照不宣地承担了相互之间的类似义务,即对手不对你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你也不要以核武器回应。这也不是因为高尚,而是因为核门槛太低而国家冲突难免,核大国太轻易陷入核大战,日子没法过。川普批准低当量核武器,降低了核门槛,就引发国内强烈批评。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普京这次不仅在常规战争威胁动核,而且一脚踢毁核门槛,将其降到针对欧美任何参战行为,甚至敌对行动就动核。

 

这个威胁有多当真,就不好理解了。


 

矛盾一:普京前几天也说过,谁帮助他的对手就核谁,结果是美欧不怕死,不断加大帮助力度;


 

矛盾二:按这个逻辑,谁还敢跟核大国打常规战争呢?事实是阿富汗都打了,乌克兰也打了;

 

矛盾三:不久前五个核大国一起宣示“核战争打不得,也打不赢”,普京当然是赞同的,为何现在核武器又成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矛盾四:既然一说动核对手就怂了,为什么俄不一开始就只发展核武器,还要以不及广东省的GDP兼顾常规军力呢?

 

再把那本厚厚的《冷战史》从床底下刨出来翻翻。简言之,两超最开始的确先后流行核武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哪怕后发制人也是倾巢而出,同归于尽。后来发现太赔本,开始灵活反应,即使要升级也分了几十级台阶,以免过早灭种。即使动核,也力求有限规模打住。同时两强达到核均势后反而稳定了,连反导也因为打破均势而相约克制,最后还削减掉了全部中程核导。

 

冷战结束,由于俄仍继承了庞大核武库(包括乌克兰主动放弃的),核均势并未变成一边倒。只是旁观者亦迷,无视俄重视核武并倚仗之,恰恰是因为国力军力全面衰退。实际上俄近十几年的核武发展仍只称得上缝缝补补,今非昔比。美国也大大放慢了核更新脚步,以应新军事革命之需。

 

在这种情况下,俄核力量的目标当然不是争霸,而是力挽狂澜于既倒。正因为如此,近年俄军突然提出一条惊世骇俗的核战略原则:除了遭受核攻击之外,俄在遭到侵略或常规战争惨败,危及国家生存之际,也将断然主动动用核武器。

 

此语既出,世界波澜不惊,或许都认为为国家存亡动核可以理解,而且俄国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的前景完全无从想象。然而世人麻木,忽略了“危及国家生存”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主观判断,悲从中来或兴之所至,其实全无定数,也无从把握。因而这条原则十分危险,也全无可操作性,如何决策何时,针对何人动用核武器?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这次,还是以前另一小国频射核导,负责任地想,都必须考虑后果:世界最大的核武库将做何反应?

 

然而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一后果完全可以忽略。原来核武库不是谁最强谁老大,而是谁敢见血,谁敢伏尸百万谁老大。

 

这一次,尽管过早过易地动核说明俄对自己的常规军力完全没信心,这一招却同样立竿见影。欧美虽不信“援乌即核”,却自行将紧箍咒调节到“参战即核”的贴体尺寸,简直把“三位一体”的核力量连同核战略这个学科都羞辱得无地自容。

 

在美国能否对乌提供更有力支持这个举世瞩目的问题上,最新报道表明,虽然在美国国会压力下拜登加强了与乌方的情报分享,却也明确美军侦察力量绝不进入乌领空,同时只增强乌军“态势把握”,力避将被用于直接攻击俄军,杀死俄军人的“瞄准用情报”。再联想从阿富汗、伊拉克、南联盟、叙利亚、伊斯兰国到乌克兰,的确是俄一硬,美就软。

 

可是美国明明拥有对俄罗斯从质量到数量的全面军事优势啊。如果以前还有所怀疑,这次实战难道还没说明问题?联想古巴导弹危机,前苏联主动出击,只是建设核威胁的实力,美国即以命相搏。再看今日的杯弓蛇影,实乃笑傲江湖的千古奇才。这不禁使人联想到派出所的标语: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

 

由此我们还不难预见乌战的最终结局。乌若速灭,世界或许连同情都来不及,就要直面惨淡的人生。俄无非是打错了算盘,但近日美国各种专家纷纷预言,乌抵抗再有力,整体和长远仍独木难支,而力避美俄交兵,仍是西方世界生死存亡之命脉。

 

那么,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乌使对手知难而退。可是退到何处?若乌以恢复全部领土主权为目标,势必需转守为攻,不仅难度陡增,很可能还要战事延长,世界的全面支持也或将动摇和分裂。

 

大可不必担心俄骑虎难下,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浪子回头金不换。俄本来就要价畸高,即使在安全问题上也属借题发挥,反过来说放弃要求并不吃亏。但俄若让步,将乌推入“扩大战火”的被告席也属必然。乌不管是乘胜追击还是据理力争,“还土”和“赔偿”两项要求,也很可能得不到西方继续有力支持。

 

要知道,这还涉及一个关键背景,当前对乌的同情,大部分是基于和平主义反战口号。这个“反战”可是反一切战争。而和平主义同唐僧一样,并不关注,更不负责解决整个人间的秩序问题。

 

美欧即使战略上被彻底吓醒,制裁长期化,最终目的为何仍模糊不清。包括加强团结,巩固同盟,仍会陷入长期争议,起码德国已表示不能考虑乌克兰加入北约。还有人惊讶于德国乃至更多国家重新(强化)武装,预言世界格局将为之一变,也想得太远。


 

不仅北约的范围问题面临着世界战略格局的结构性冲突,德国等国内部也不可能完全奔向相反方向。而且,德国军力追平美国又如何?没有伏尸百万的狠劲,强若美国也怂了呢。

 

不过,鉴于两个强烈信号:一是美国靠不住,二是这玩意儿真管用。世界大小枭雄对核武器的兴趣陡增是可以肯定的,美国也必然越来越难以说服危机感强烈的新增核国家。

 

可以预言,若真要回归狭路相逢血腥胜的逻辑,人类文明的苦难还只是开始。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