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俄乌冲突中,俄军为何很难复刻往昔斩首行动荣光?

张老师谈军情  张老师谈军情     2022-04-01      0

首页 > 军事

​​俄乌冲突业已进入对峙阶段,双方第5轮会谈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落幕,事后据俄乌表态及媒体报道内容来看,此次会谈极具建设性,这意味着双方已在多个此前分歧较大的关键问题上,达成初步一致。尽管这次会谈给晦暗不明、战火连天的俄乌局势带来一丝曙光,但碍于域外势力的干扰及基辅政权的多变因素,因而下一步动向还有待观察。

而将视线转回至俄乌战场上,关于俄军发起的斩首行动引人注目的同时,也令人疑惑不解。俄军在斩首行动领域可谓是经验丰富、手法娴熟,但截至目前,却并未对乌军及基辅政权造成严重威慑。仅有的战果,是在3月18日于基辅地区附近斩首了两名乌军上校,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收获,而与此同时,有关俄特种作战单位损失惨重的消息更是时不时传出。因而人们不禁好奇,在俄乌冲突中,俄特种部队为何无法发挥在斩首行动领域的优势?

(一)斩首行动有啥好?成本低,产生巨大心理威慑!

唐人诗人杜甫有诗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便是对现代斩首行动的最好总结。时光转至近代后,这一军事术语及作战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系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后经美军在本世纪初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战争多次运用,从而为世人所熟知。

以往的斩首行动特征主要为“稳、准、狠”三点,所谓稳即指在行动筹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以及后续撤出阶段,均要竭力避免引起敌方觉察及减少战斗伤亡,从而在近乎无声的状态下实现作战目的,最终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果,所谓准即指对涉及斩首行动各要素的准确性,如具体情报、作战区域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作战目标等,都要务求准确无误,坚决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与差错,以此提升斩首行动的成功率。

所谓狠即指在斩首行动中须手段凶狠、决策果断、一切以剿灭或清算作战目标为总原则。按照发起之初的行动规划,若能成功将作战目标押解回国,则在后续具体实施阶段中竭尽全力达到该目标;如若发生不测,被敌方所察觉或与敌方发生交火,则须快速将作战目标就地处决,并确保其真正死亡(医学意义上)。

现代斩首行动由于战争形态的嬗变及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该作战概念的具体特征在“稳准狠”三点上,又多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所谓信息化与数字化,具体反映在情报搜集、行动保障等过程中,而智能化则体现在实施手段、打击武器等因素上。

使得现代斩首行动的过程更加隐蔽、成功率更高、附带影响最大、以及敌方高价值/时敏目标生存率更低等,总而言之,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古今中外,斩首行动的实际行动并未有多大变化,即由于高价值/时敏目标的被摧毁,致使武装力量及平民百姓在心理方面产生动荡;从而使得各种负面效应被连带放大,瓦解其抵抗意志,最终为决定战争走向而发力。

(二)俄罗斯的首次斩首行动大获成功,普京威名远播

从苏联解体以来,俄军共参加四场对外战争及冲突,即两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克里米亚危机、以及此次的俄乌战争。在这四场战争中,尤以两次车臣战争,俄军发动的斩首行动次数最多、频率最高、取得的战果最多,有效震慑了车臣分裂势力的妄动,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在两次车臣战争期间,除杜达耶夫侄女婿,即拉杜耶夫于2000年10月12日凌晨,在车臣境内被俄特种部队活捉外,其余四人均以击毙为告终,他们分别是车臣分裂势力武装组织的匪首及两次车臣战争的挑起者杜达耶夫、车臣分裂势力武装组织第号人物巴拉耶夫、在车臣分裂势力武装组织内曾任参谋长的马斯哈多夫、以及曾负责杜达耶夫安保工作,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给俄军重大伤亡的巴萨耶夫。按照这些俄军以往发起的斩首行动战例来说,若能活捉,则尽力活捉,如若不然,则通过各种手段将其迅速剿灭。

按照俄方事后公布的消息而言,负责发起上述斩首行动的机构系俄联邦安全局(前身即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与内务部,至于具体出动哪支特种作战单位,他们则没有披露。从俄联邦安全局来说,他们麾下可出动“阿尔法”及“信号旗”两支特种作战单位,关于这两支特种作战单位的过往历史及光荣战绩,世人已是耳熟能详,因此不再做赘述。

除此之外,更不排除俄军出动隶属俄总参谋部下属总局的“格鲁乌”特种部队。这里需要指出,“阿尔法”及“信号旗”特种部队隶属于克格勃,属于政府背景;而“格鲁乌”则属于带有军方背景色彩情报机构,即声名不菲的“格鲁乌”机构。

值得一提是,由于克格勃在苏联解体前夕的错误立场,导致其在俄罗斯初期遭遇了肢解,因此实力受到大幅削减,而“格鲁乌”及下属“格鲁乌”特种部队则不受影响,继续保持着往日的光荣传统与战备状态。此外,在两次车臣战争的斩首行动中,俄军出动空降军参与作战的可能性也特别高。

(三)斩首行动如此高效,俄军为何无法在对乌特别行动中顺利使用?

俄乌战事打响以来,俄特种作战单位从兵力部署、运用、投送、以及实施阶段均无出现较大的纰漏,甚至于是小有斩获,但在斩首行动领域,却是出奇地拉胯。如按照乌克兰政府公布的信息来看,俄特种作战单位的确在开战初期,就已对位于基辅市内多个高价值/时敏目标发起行动,但无一例外都宣告失败,甚至于是损失过大。

而究其深层次原因,除乌克兰方面严密防备、提前规划多项预案,以及俄军在军事行动过程中竭力避免平民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因素有关外,俄军至少在两个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第一个是轻敌,由于过于轻视乌军的战前准备与应对措施,高估自身能力,由此认为在军事行动展开后,可在短期内迅捷高效地达成作战目标。由此在兵力向前配置部署上,均按照这一原则展开,关于俄斩首行动具体内容,因为俄乌双方对外纰漏很少,故而无法一窥全豹,但就俄军近来的战绩,及乌军政高价值/时敏目标的安然无恙,由此可以看出俄军的确犯了这个大忌。

第二个是情报收集不足。乌克兰境内分布有大量的俄情报组织秘密机构与成员,以及还有多年来发展出来的许多下线,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展开之前,他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特别是基辅地区的相关情报。

而在战争打响后,俄军可利用多种成熟有效的侦察器材及体系对乌进行上述活动,但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均属于传统手段,身上鲜见现代技术的身影。由此造成俄特种作战单位在发起斩首行动之前,所收到的相关情报要么有限,要么就是存在较大纰漏等等,进而直接影响到斩首行动的胜负成败,此外则是丰富多变的侦察手段,也未在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大量使用,综合上述因素,才使得俄军的斩首行动表现如此不堪。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