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艾久久资讯网
首页
(当前)
头条
电影
军事
时尚
热门
社会
数码
汽车
体育
搞笑
影片
新鲜事
游戏
美食
股市
校园
美妆
婚恋
科技
健康
美女
动漫
电视剧
旅游
萌宠
育儿
读书
综艺
运动健身
音乐
设计
艺术
房产
情感
明星
宗教
家居
科普
星座
国际
舞蹈
三农
法律
辟谣
军事
历史
养生
瘦身
财经
继续说这个后天阴阳#道教知识#...
宿世道缘
2021-03-05
0
首页
>
宗教
继续说这个后天阴阳
道教知识
天气和地气,这二者,进入人体,结合起来才是人体的精气。所以,人的饮食,经过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的物质,输送到上焦,与肺吸纳进来的"天之阳气"结合,就形成了人体的精气。这部分"精气"除了供给身体利用之外,多余的精气会收藏到肾中。所以内经中讲“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就是人体精气的大仓库。
这些知识,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讲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阳气进入人体是通过鼻子,地气进入人体是通过嘴巴。所以二者缺一不可。不呼吸人就会死掉,不让吃东西也会出问题。鼻子能闻到气味,这个属于天气;舌头能尝到滋味,这个属于地气。人活着,需要采纳的能量,"一部分来于天,一部分来于地"。这个概念很重要,很多修行方法都和这个概念有关。
那么人体之中,阴阳二气要结合,才能化生出精气。
这个结合的状态可以通过"人中"看出来。人中,这个地方,上面是天,也就是鼻子;下边是地,是口唇。那么天地之气要交合,就形成了人中沟。
人中沟如果又深又长,那么这个人的寿命就会比较长,身体也会比一般人要健康。这里,人中,就是天地之中,在古代有种方法,叫锁鼻术,观照人中,会促使人体的阴阳二气交合,这是一种修行方法。在佛法中,也有观鼻端白的方法,应该也有促使人体"阴阳二气"交合的作用。这里,通过人中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人中沟又浅又窄,若有若无,那么他的健康很容易有问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容易猝死掉。所以要是看到一个人,人中很浅,跟你借钱,那要当心了,你借给他这个钱,说不定就要不回来了。
内经中,还讲“气归精,精归化”,气化则精生。这个好比是气经过浓缩,贮存在阴中。所以经常有朋友问精是什么,我回答他们精就是浓缩的气,实际上"精气"就是阴阳二气的结合。也好比天然气本来是气体,经过压缩,可以变成液体,贮存在煤气罐中。
肾是精气的大仓库,肾阴虚的人,因为阴不足,贮存不住气,所以精气亏。
精气亏了,气也就弱,表现在说话声音小,没有魄力。这就是精气不足。因为精亏了,气同样就亏了。这种身体虚的人,如果夫妻同房后,会出现腰酸腰痛,没有精神。就是因为本来身体能量就不足,同房后又有精气的损失,造成了肾这个部位精气不足,不能濡养周围的组织了,这就出现了腰部不适。
人的精气越足,身体自然是越健康。
所以要想补充人体的精气,不能单单地靠饮食来进补。
饮食所补充的只是阴气的那一部分。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呼吸,吸纳天之阳气,化合饮食中的阴气,才能化生人体的精气。
这种吸纳天气的方法,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吐纳术。这一点,在古代修行中是非常重要。比如在《抱朴子》中记载的"闭气法",吸满气后闭住,让吸进来的"天气"和自身的'阴气'有充分的时间来结合,"化生精气"自然越来越多。也有一些方法,比如龙门派的灵宝毕法,特别强调呼吸要"多入少出",将气留在体内,化生出精气。那么书中说的是"气液相生,聚气生液"。这里的液,应该就是精气的意思。
那么讲到这里,精气这个概念应该都能明白了吧。就是阳气浓缩后结合阴气的一种状态。是阴阳二气的一个结合体。
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古人常说,精气就是百姓,那这个百姓就是阴阳二气的结合体。
这个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没有精气,人就死掉了。人死的时候,就是没有精气了。那么没有精气,常常是因为"阴不足"了,只要阴还在,就可以结合阳气,产生精气。而阳气是遍布整个空间的,自然界中阳气什么时候都不会亏。人只要有真阴,就可以把阳气吸纳过来,转化成自身的能量。比如,黑颜色的东西,能很快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热。黑色为阴,阳光为阳,只要有黑色,那么阳光就能被吸收。黑色就像一个黑洞,能吸收能量。
在选衣服的时候,为了显瘦,很多人都会选黑色的衣服。因为黑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就是显瘦。黑色本身是收敛的,看起来会比正常要小一点。而红色的正好相反,红色看上去就比正常的显得大一点。同样型号的车,红色的看起来要比黑色的显大。
所以,什么东西补阴最好呢?就是黑色的东西,熟地、黑芝麻、黑豆,这些黑色的东西,补阴是最好的。
这样,我原来举的那个例子,那个远房的亲戚,昏迷了很久,马上就要死掉了,用金匮肾气丸贴肚脐,恢复过来的那个例子,应该就能明白了。
病人那个时候,是因为没有阴,自然也没有精气了。
但是他呼吸还没有断,阳气还能吸进来,只是存不住了。那么赶紧补阴,让这个阴把吸进来的阳气给留住,转化成精气。精气就是油啊,有精气在,心脏就不会停跳。所以这就是续命,续将绝之命。一般情况下,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都是阴竭,而不是阳虚。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猝死可能有别的原因。而老年人,那基本都是阴竭了,没有真阴了。
如何增强自身的精气
既然精气对人体来讲,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增强自身的精气呢?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积累人体的精气呢?古人总结了三点:
一是"行气",单纯的行气之术,也就是练阳气的方法,比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都属于动功。
动功就是在运动,那么运动这种状态,就和阳气的状态相应,那么就能"感召阳气"进入体内,都能很快增强自身的阳气。
所以,内经上讲,动养阳。这里就又提到一个修行中的道理,就是相应。相应,就是保持频道一致,你和什么状态相应,就可以感召什么能量。同理,心正了,不会感召到邪气,有些人感召到附体,那就是这些人的心理和那些附体相应。
有些人经常问如何彻底除去附体,那就把心态调过来,去掉贪嗔痴,别和那些邪气相应。这里扯远了点,讲的是行气,也就是养阳气的原则。可是单独这么练,未必就能增强自身的精气。因为这些方法没有"养阴之术",即使你获得了很强的阳气,未必就能贮存的住。
针对这一点,就是第二条,服食在《抱朴子》中,特别强调了"服食",也就是说要服用地上长出来的属于阴的食物,比如黑芝麻、熟地、天冬、何首乌之类的,来涵养住这个阳气。
否则,阳气独旺,没有阴来收纳贮藏,就会向上冲,造成头部阳气偏旺,而下半身阳气不足。这样头部气压太高,容易出现脑部中风,而下肢容易痿软无力,甚至出现偏瘫,要坐轮椅。有很多运动员和武术家到了老年,腿脚不好,可能就是忽视了这点服食,练的功夫很好,可是能量没有贮存住。这种锻炼,阳气越旺,就更容易气往上冲,越容易出问题。有些人练功,老出问题,到了最后,身体还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没有掌握好这个"服食"。
以前,也有朋友来调理。说起来,练了好多年的陈氏太极拳,可是老感觉腰腿无力,而且腹胀,消化不好。诊脉发现,肾脉很弱,直接用"滋补肾阴"的方子,吃下后立马腹胀消失,腰腿也有劲多了。那他这个肾脉弱,说明肾阴虚,阳气不能贮存,练拳后阳气旺了,上升发散的力量也增强了,气往上冲,会顶这个胃。造成胃中的东西不能往下走,那么就堵在胃中,慢慢发酵,产生气体,就出现胃胀了。
也有个朋友,因为身体不好,一直练拳。有一阵子,他一练拳就发烧,自己感觉莫名其妙,最后来看病。后来诊脉也是阴虚。那么他练拳后,阳气增强了,阳气增强,心火的力量强了,但是肾水的力量不足,但是阴虚不能结合阳气,阳气偏旺,阴阳不平衡了,阳胜则热,这就造成了发烧。
这里稍微提一下高原反应。高原,海拔比较高,这样的地方,空气相对稀薄,稀薄也就是不能凝聚,那这就是阴不足。在高原上,人体收敛贮存的力量也会不足,发散的力量反而偏强,就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很可能和这个阴阳失调有关。那么有研究指出,平时身体越好的人,越容易有高原反应,而平素身体很差的人,高原反应反而很轻微。
那么这里说的身体越好,应该就是阳气很旺,平日里活气十足,那这种人到了高原上,阳气上升发散的力量更旺,"阴"就收纳不住这个阳气,就出问题了。气往上去,不能往下降,头部压力过高,就出现头痛头晕,收敛的力量不足了,往外的力量太强,那肯定心脏也使劲往外打这个血,但是收不回来,回收的力量不足,那这个血压肯定升高。这个气也会导致胃气不能下降,胃气上逆,那么胃里的东西都会呕吐出来。
平时身体不好,那阳气就不足,本来就升发不起来,那到了高原上,不至于出现发散太过,这样反应就不会那么大。有个朋友,以前去过一次西藏,在那里躺了一周,根本无法活动,等别人回来的时候,她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前几天又去了,去了马上又躺下了,又出现高原反应了,我建议她弄点养阴的药来吃,她不听,就又和上次一样,在那里躺着休息了,后来好没好也不清楚。
另一方面,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发散的力量太强了,这个氧气聚不到一起,密度不够。身体也会出现氧气不足,那这个时候可以吸吸氧气,能缓解一下。但是如果自身"阴"还是不足,吸了氧气也贮存不住,那一旦不吸氧了,马上还是难受。这种情况,应该可以用点阴阳同补的东西,用黄芪或者人参补气,再用金匮肾气或者麦味地黄丸之类的帮助收敛一下,应该能缓解。
那么讲第三点,增强自身"精气",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节欲,要开源节流,不能无谓地损失精气。
古人讲,叫房中。这一点也要注意,房事太过,必然损失自身精气。
内经上讲,这个精气和骨髓是连着的,精气亏的太严重,那么骨髓都没有能量,出现腰膝酸软,这个酸软是从骨头里出来的。脑髓也是骨髓,同样会造成脑髓能量不足。所以也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恹恹欲睡,恍恍惚惚的感觉。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不多,皇帝的后宫佳丽太过,就是难以节欲。
保定·雄县
郑重声明: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返回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做事要分得清“孰轻孰重”,轻重缓急
下一篇
观世音菩萨赐福,福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