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 承泣穴...

  • 易辰山人
  • 2022-12-06 07:52:57
【每日一穴】 承泣穴:散风清热,明目止泪,祛风散热,疏邪明目

承泣为经穴名(Chéngqì)。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鼷穴、面窌,面髎,目下,谿穴,鼠穴。属足阳明胃经。承泣为阳蹻脉、任脉、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承即承接,泣指眼泪,此穴在目下,故名承泣。

【腧穴释义】

别名:鼷穴、面窌《针灸甲乙经》,面髎,目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谿穴《外台秘要》,鼠穴。

承泣。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胃经的体表经脉气血运行是由头走足,为下行,与其构成无端循环的胃经体内经脉部分,气血物质的运行则为散热上行。本穴物质即为胃经体内经脉气血上行所化,在体内经脉中,气血物质是以气的形式而上行,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脉后经气冷却液化为经水,经水位于胃经之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泪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沟通阳明胃经体内与体表经脉,气血物质内外相通。

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由胃经体内经脉气血外出变化而来,胃经体内经脉气血出体表后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温热之气,气血物质的阴阳相济之性同于跷脉,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此外,本穴的地部经水其性又同于任脉,可循地部别走任脉的承浆穴,故其又为任脉足阳明之会。

附注: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承泣穴: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

【取穴位置】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穴位解剖】

承泣穴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将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头面天部及任脉、阳跷脉等。承泣穴有散风清热,明目止泪,祛风散热,疏邪明目的作用。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口眼歪斜。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

【穴位配伍】

承泣配风池、睛明,耳尖放血,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承泣配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有补益气血,祛风清热的作用,主治眼胞睑外翻及口眼歪斜。

【刺灸法】

治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针刺法:直刺,嘱患者眼向上看,轻轻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缓缓刺入0.5-1寸,不宜过深。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陈易玄中医养生
【每日一穴】 承泣穴...【每日一穴】 承泣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