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猕猴桃

  • 易辰山人
  • 2025-01-07 05:51:48
【每日一药】——猕猴桃!可延缓衰老!

道医养生

宁可柜上药生尘,但愿天下无病人。

1、别名

藤梨、木子、猕猴梨、羊桃。

2、植物形态

藤本。幼枝赤色,同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枝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长达6厘米;叶片纸质,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7厘米,先端突尖、微凹或平截,基部阔楔形至心脏形,边缘有刺毛状齿,上面暗绿色,仅叶脉有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

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单性花,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稀为4,基部稍连合,与花梗被淡棕色绒毛;花瓣5,稀为4,或多至6~7片,刚开放时呈乳白色,后变黄色;雄蕊多数,花药背着;子房上位,多室,花柱丝状,多数。

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厘米,密生棕色长毛,有香气。种子细小,黑色。

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3、产地分布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常绕于他物上。

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4、采收加工

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成熟果实,鲜用或晒干用。

5、药材性状

浆果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6厘米。

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被茸毛、长硬毛或刺毛状长硬毛,有的秃净,具小而多的淡褐色斑点,先端喙不明显,微尖。

基部果柄长1.2~4厘米,宿存萼反折;果肉外部绿色,内部黄色。

6、性味归经

性寒,味酸、甘。归胃经、肝经、肾经。

7、功效与作用

解热,止渴,健胃,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8、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30~60克;或生食,或榨汁饮。主治烦热,消渴,肺热干咳,消化不良,湿热黄疸,石淋,痔疮。

9、药理研究

防癌;延缓衰老;增强耐缺氧;降血脂;保肝;抗炎。

10、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糖、维生素、有机酸、色素,另含猕猴桃碱、玉蜀嘌呤、大黄素、类胡萝卜素等成分。

11、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12、配伍药方

①治烦热口渴:猕猴桃果实3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尿路结石:猕猴桃果实15克。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③治肝硬化腹水:猕猴桃果、半边莲各30克,大枣10枚。煎服。(《安徽中草药》)

④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猕猴桃干果60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温馨提示: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或方法及观点仅供学习与参考,如需借鉴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用药或尝试!若遇紧急情况请及时就医!陈易玄中国道家正午道院中医养生
【每日一药】——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