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成药,可化肺中积痰原创 温...

  • 易辰山人
  • 2022-09-03 01:09:38
这个中成药,可化肺中积痰

原创 温暖中医 温暖中医 

这个中成药叫复方鲜竹沥液。

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跟竹子有关呀。

确实。

说到竹子,古人似乎从不吝啬对它的赞美之情,比如清朝学者郑燮有首诗是这么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人墨客看到的是它的高风亮节,而中医看到的却是它的药用价值,竹子呀全身上下都是良药。

竹叶清心火,小便黄赤,舌尖又红红的,到中医那里一瞧,上火了,哪里的火,心火,心火亢盛,竹叶煮水喝,煮好以后加一点冰糖调味,中医又说了要代茶饮,像喝水一样,渴了喝一点,只需一两天,那小便慢慢地就清澈了。竹茹降胃气,通过降胃气可以起到止呕的作用。有一本医书叫《药性赋》,里面提到: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

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既不是竹叶,也不是竹茹,而是竹沥。

这竹沥又是怎么回事呢?

把竹子砍成段,架到文火上烤,可以看到两端有液体滴出,这便是竹沥。说白了,竹沥其实是竹子的津液。

竹沥可是化痰热的好东西,用竹沥制成的中成药叫复方鲜竹沥液,所谓复方就是打团战,在竹沥的带领下,排兵布阵,前呼后应。

来看看参与战斗的成员都有哪些,有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当战斗的号角吹响,竹沥一个箭步冲出去,把前面的敌人统统消灭。它是如何做到的?

痰在中医来讲属于浊阴,浊阴出下窍,就是说它正常的通道是往下去的。如果一个人总是有很多痰,这个痰往上涌,说明浊阴上逆了。要找一味药材把浊阴降下去,半夏就可以,半夏降逆。但半夏是温性的,如果有痰的同时还有热,也就是痰热,要化痰热,要化那种黏稠的黄痰,竹沥比较合适。

竹沥性寒,竹叶和竹茹都是寒凉的,竹沥自然也不例外。再看竹子拔地而起,宁折不弯,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顺,竹沥有降顺的特性,它又是竹子的津液,痰湿的本质也是津液,同气相求,更容易打入敌人内部。

紧随其后的是半夏和鱼腥草,鱼腥草是中药,也是美味,西南人民比较偏爱。鱼腥草的味道,或许有些朋友难以接受,虽然错过了一道美味,但至少收获了一味良药,鱼腥草有什么作用?可以化痰热。

半夏也是化痰良药,它的丰功伟绩,从唐代一直流传到宋代,唐代的温胆汤,宋代的二陈汤,都少不了半夏,每一次,它都冲锋在前。

不过,半夏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这里又加了生姜,生姜可以牵制半夏的毒性,如果说半夏是一把利剑,战场上横扫千军万马,何等威风,生姜就是剑鞘,能及时地把它的锋芒收住。

半夏和生姜虽然是温性的,但竹沥和鱼腥草性寒,再加上薄荷,薄荷清热,入口清清凉凉。有温药,也有凉药,清热化痰,但又不至于损伤正气。

枇杷叶和桔梗能化痰,也能止咳,为什么要止咳?因为咳嗽的时候更容易把痰带上来。当然,也有的人不咳,只是有痰。咳也好,不咳也罢,无论哪一种,这个药都可以用,但前提一定是有热,要那种黄脓痰,效果才好。

最后再强调一下,这个药主要化痰热,针对的是黄脓痰,黄赤为热。如果是清晰的白痰不要用,白为寒,就中成药来讲,白痰比较常用的是二陈丸、香砂六君丸。陈易玄中医养生
这个中成药,可化肺中积痰原创 温...